范氏渊源

name origin

  范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四十六位,现今人口约四百七十多万,排在第五十九位。台湾排在五十三位。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5%,约六百七十八万。范姓在尧为伊祁氏、在舜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范姓,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

范氏图腾

 

    【释义】范,在《说文》中说是一种草。小篆中范的字型是从草、从水。


范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范士会(约前660年-前583年)即范武子(随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范姓的始祖,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一支子孙历经虞舜、夏、商诸代,都称为唐杜氏,入周被改封于杜。入周不久,至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辜被杀,其有一子名隰叔,逃往晋国,被任命为士师(法官)。隰叔曾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省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其后子孙遂以邑为氏,称范姓。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纂》的记载:“帝尧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

  在史籍《左传·昭二十九年》中也记载:“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范氏,其后也。”在史籍《潜夫论·志氏姓》中亦记载:“帝尧之后有范氏。”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的记载,帝尧的裔孙叫刘累,事仕夏王朝的君主孔甲,被孔甲赐氏为御龙氏。御龙氏一族后迁鲁县,至商王朝时期改为豕韦氏,到商朝末期曾拥有古唐国之地。

  到西周初期的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公元前1103~前1081年待考),辅政上卿周公旦灭了商王朝的遗国唐国,将其王室迁之于杜邑,建有杜国,史称为杜伯。后来杜伯无罪却被杀,其子逃奔晋国,官为执掌禁令刑狱的大夫,即士师,下传至其玄孙士会,在晋文公姬重耳执政时期(公元前636~前628年)为车右,后在晋襄公姬欢执政时期晋升为晋国大夫。

  士会,又称士季,因其父士缺的封地在随(今山西介休),因此又称为随季、随会、随武子。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

  士会为人做事十分庄重,周襄王姬郑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农历8月,晋襄公逝世。执政的上卿赵盾与狐射姑为新君人选发生冲突,赵盾派先蔑、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姬雍回国即位。但就在第二年农历4月,赵盾出尔反尔,又立公子姬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并出兵打败了秦国护送姬雍回国的卫队。如此一来,先蔑、士会在晋国难以立足,双双流亡到了秦国。在秦国,士会在周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620年)著名的“河曲之战”中为秦康公赢英献计,使秦军成功地抵御了晋军,并在不利的势态下顺利撤退。

  六年后的周顷王姬壬臣四年(公元前615年)末,晋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楚国、秦国在南、西两面对晋国形成战略攻势,这时的楚国已经征服了蔡、陈、郑、宋四国,在河南地区对晋国占据了优势;而秦国也在西方顽强冲击晋国。为此,执政的上卿赵盾又派人接回了“为人能贱(低调),有耻(有道德底线),柔而不犯(做事圆滑),其知足使(才智突出)”的士会。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农历6月,郑穆公姬子兰背叛与晋国的结盟关系,与“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熊旅联盟。刚即位的晋景公姬孺十分生气,立即联合宋、卫、曹三国组成联军伐郑国,郑国再次屈服于晋国。到了冬季,更加恼怒的楚庄王亲自率兵讨伐背叛的郑国,晋景公派时任上军将的士会率兵救郑国,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士会在颖北之战(今河南漯河临颖)中赶走了楚军,并组织了诸侯联军帮助郑国防御楚军,因功被封于范邑(今河南范县)。此后,世人便以其封地之名称士会为范会、范武子,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

  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593年),晋国执政上卿荀林父(中行桓子、中行伯、荀伯)逝世,范武子升任执政上卿,专务教化,卓有成效,使晋国之盗皆逃到秦国去了。后郤克(郤献子)在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592年)春出使齐国时受到侮辱,回国后党纪请求伐齐国而不得,眼看郤克怒气不息,除了只想报复齐国根本没心思工作了,经过半年的思考,范武子作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决定:告老让郤克为执政上卿。

  二十二年后的晋悼公姬周(姬纠)四年(公元前569年),晋悼公姬孙周仍十分怀念范武子,犹令人编修了著名的《范武子之法》。

  周简王姬夷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的一天,晋平公姬彪的两位执政上卿赵孟(赵武子)与上大夫羊舌肸(叔向)在九原(晋国卿大夫的墓陵之地)散步,赵孟突发奇想,问叔向:如果这些死者可以复生,人们将选择与谁交往呢(吾谁与归)?

  叔向想了想说:“应该是阳子(阳处父)吧?”

  赵孟摇了摇头:“阳子在晋国可算是清廉正直了,但他不能让自身免于灾祸,其智慧不足称道!”

  叔向又说:“那么,应该是舅犯(狐偃)了吧?”

  赵孟肯定地回答:“舅犯看见有利可图就会忘记了国君,他的仁义不足称道。我看,应该是范武子!范武子纳谏时不忘咨询自己的老师,讲自己不忘提及自己的朋友,侍奉国君时公正达理,既不因为个人的关系而援引庸才,又不屈从国君的厌恶而斥退贤良。”

  到了周景王姬贵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晋顷公姬弃疾久病不起,身边的佞臣梁丘据、裔款诬告这是因为大夫祝固与史嚣向鬼神说了国君坏话的缘故,建议晋顷公杀死祝固与史嚣这两位贤臣。晋景公拿不定注意,便咨询太宰晏婴的意见。晏婴准确引述了二十四年前赵武子称赞范武子的话,讽谏晋顷公不要欺罔鬼神,而要坚行德政。晋顷公听了以后,心悦诚服。

  显然,在整个春秋中晚期的历史上,范武子(士会)是一位获得各诸侯国广泛好评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君子式的人物。在范武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或封邑名称为姓氏这,称范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范氏正宗。

  范氏尊范士会为范氏的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西南夷,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晋朝时期,南蛮有林邑王(亦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范文。

  林邑,是一个古国名称。在汉朝时期为象林郡,“林邑”就是象林之邑的省称,其地境在占城一带(今越南中部地区)。

  秦、汉时期,林邑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初期即有大将军马援铸柱之处。东汉末期,象林功曹之子区连杀了县令自立为王,到公元八世纪后改称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又改称占城。其后王无嗣,由外孙范熊代立。范熊逝世后,其子范逸继立,称林邑王。

  史书记载,“林邑国民果于战斗,便山习水,不闲平地。四时暄暖,无霜无雪,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为美。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娉婿。女嫁之时,著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首戴宝花。居丧翦鬓谓之孝,燔尸中野谓之葬。其王服天冠,被缨络,每听政,子弟侍臣皆不得近之。”

  三国时期自孙权以来,林邑国就与中国隔离,不进贡。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中期(公元285年),始来贡献。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范逸逝世,由其辅臣范文继位。

  范文,原来是日南西卷县(今越南垣雍城)夷人首领菩跋摩的奴仆,为古安南土著夷族,原本不姓范。后来由范逸赐他名为范文,并将其故主人菩跋摩改称为范椎。

  范文从小就经常随商贾往来,曾多次进入中原地区,了解晋朝社会制度,后来到林邑王范逸的属地,教范逸“上国制、作宫室、城邑及器械。逸甚爱信之,使为将”,成为了林邑王范逸的重要辅佐大臣。到林邑王范逸逝世后,因无子,范文随即其位,成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林邑王。

  范文自立为王后,把原来范逸的妻妾悉数关押在高楼里,愿意转而成为自己妻妾的,就放下来伺候自己,不从者就绝其食,将其活活饿死。

  后来,范文率林邑国之兵攻伐周边的大小部落,如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然后将其兼并,最后拥众四、五万人。待势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范文遣使通表入贡于晋帝。

  至晋永和三年(公元418年),东晋王朝濒临灭亡,范文率其众乘机攻陷日南县,杀太守夏侯览,并屠杀居民五、六千人,然后奔九真(今越南河内顺化以北清华又安),让国人参观所杀人尸,并以其祭天。随后,又率兵铲平了原来自己为奴时的西卷县城,占据了整个日南地区。之后书告交州刺史朱蕃(今越南河内),要求以日南北鄙横山为界,割据地区势力。

  其后,中原大乱,五胡十六国战乱纷纷,谁也无暇再顾及林邑国之事,林邑国遂日渐坐大,这使范文一族逐渐强势,该支范氏族系不断繁衍壮大,成为今天越南范氏一族的主源。如当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副总理范家谦,就是范文的后裔子孙。

  该支范氏族人在历史上多有进入中国广西地区定居者,是今广西地区瑶族、苗族、京族范氏的主流,并有迁播至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者,皆已经汉化为汉族。

  源流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⑵.满族范佳氏,满语为Fa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清朝中叶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族人皆冠汉姓为范氏。

  源流四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布利托天氏,亦称布勒多索夫氏、博都哩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以姓为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dur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布利托天氏多冠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源流五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京族、彝族、阿昌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范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范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范氏以河南范县发祥,智伯灭范后,有范氏人徙居南阳顺阳,三家分晋后,范氏采地入魏,居今河南、河北、山西之间。战国时南阳范蠡入楚仕宦而定居湖北。秦汉之际,范氏已徙至今安徽、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西汉中叶,有度辽将军范明友,因北击乌桓有功,封平陵(今山东历城)侯,其大部子孙回迁南阳。范明友裔孙范馥在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而迁居钱塘,这一时期还形成范氏的另两大郡望,汝南范氏是东汉金乡侯范式之后,河内范氏是东汉司隶校尉范滂之后,范滂初居汝南,后裔中的一部徙河内,一部徙代郡(今山西大同)。

  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使南阳顺阳的范坚(左将军范晷的小儿子)避乱江南,范汪(范晷之孙)南渡,其后代落籍于丹阳(今安徽当涂),后分出一支移居甘肃敦煌,并派生出怀州范氏。南阳范氏居江南者,在东晋南朝之间人才济济,光耀史册。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有河内人范坤举家十八口迁杭州,又迁南京,再迁福建宁化黄竹迳,是为范氏入闽始祖。唐朝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朝范氏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宋朝时期,入闽的范氏有移居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丰等地,此期范隋的后裔出了个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范仲淹去世后葬河南府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河南伊川彭婆乡许营村),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兵南侵,范仲淹裔孙大举外迁避难,有嫡孙范正国开基江西临川。

  明朝时期,有范仲淹十四代孙范昌期从苏州回中原主祠,明洪武年间,范正国的十世孙范岳山任隆庆仓大使,因失职被充军沈阳,其三子范孝文一支世居沈阳,并在东北繁衍昌盛起来。

  至清朝时期,范孝文七世孙范文程仕历清初四帝,子孙留居北京。

  如今,范氏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范氏约占全国汉族范氏人口的62%。

  迁流

  ⑴.齐鲁支系:

  即原来的邑支系,包括现在河南东部的山东西北部一带地区。这是范氏的一个主要发祥基地)。这一支系的开拓者,主要是士会公的长男士燮公和他的后代,因为士燮公是长男,把守旧址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且在当时,即周定王八年(公元五九九年)士燮公受晋王命令领兵救鲁有功,受封为司空执政,窃爵于范邑,其长男贵泷公变续窃职于范,此后这里成为范氏基地,所以在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一带,范姓人数最多,发展最快。

  ⑵.晋南支系:

  在当时晋国基地,今山西东南一带。又是高平建郡地区)。这一支系,主要是“范氏四子”的荣华后代,特别是“六卿”乱后的范氏遗民在此居多。其发展地区,即在高平市辖各县附近一带。前贤先哲较多,人才变多,这是范氏中又一个主要支系。

  ⑶.鲁西南支系:

  即“六卿之乱”后,范氏流民在此所建的第二个“高平郡区”)。位于今山东西部的金乡县附近济宁以南,郑县西北一带地区。这是当时范氏流民在“六卿之乱”时为了避乱,集结而成的范家去系。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所构成的支系。自此之后,变有较大发展。该郡已于晋代秦始元年,即公元二六五年改为山阳郡。

  总之,在上述的三个支系中,虽然各有各的时代背景,各有各的特点,但总的来说,都是范氏人家的发祥地,在其姓氏形成的过程中,互相依托,互相支撑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说范氏是“源于齐晋,潮涌中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范氏形成发展中最初阶段的概况。

  春秋~先秦时期

  关于范氏的迁流情况,秦汉以前难于查考,但据南疆各地旧谱,尚可略知如下一些情况:

  ⑴.由河南迁流苏州:

  唐相履冰公第七代范随,祖籍河南开封府,后迁怀州河内,再迁幽州、分州。任幽州良卿主簿、转迁处州丽水县丞,后迁苏州吴县,因徙居江南,成为苏州范氏始祖。从始开创了江南范氏基业。此后我宁代仲淹,成大诸祖之大业也,就得以在此继续拓展。

  ⑵.由河南经浙江钱塘,再迁福建宁化:

  范坤(公元874年)因乱,携同家人十八口寄居浙江钱塘,后移福建南剑州沙县,再迁宁化黄连镇定居,成为宁化始祖。传至其第五代孙范柏公(即十六郎)生九子,故称九子公,其子孙分迁于省内外各地,分布甚广。

  ⑶.由山东华亭县迁流浙江永嘉:

  范明敏于北宋敦化年间(公元990~994年),由原籍直隶华亭(即今山东省内)迁居浙江温州,后迁永嘉县。其中一支迁丰阳倒,另一支迁居宁波。这一支系,此后就在浙江一带继续拓展,成为华东范家主要基地之一。

  ⑷.由苏州迁流福建清流县:

  范衡衍再迁宁化,祖禹字如节,宋进士,屡居朝廷著作郎,《资治通鉴》编者,誎议大夫等职。宋元佑八年(公元一0九三年)被巫受贬陕州(今河南陕县)任知州,后又贬昭州(今广西昭平县)任别驾。故携家口徙迁福建清流县开基,至其长男范衡、三男范衍再由清流县迁居宁化,此后其子孙又由宁化转迁汀州、上杭、大埔等处。后于两广繁衍甚广。

  ⑸.由苏州迁流福建沙县:

  范祖德是范纯仁的后代,范仲淹第九代孙,约于南宋末年,由原苏州赴闽经商,在沙县娶妻定居,于此拓业,生四男:长男范五九后居陈坑村,次有范崇且往南远坑三仕在、四仁东两祖住饱胶坑(今仙人石)。

  ⑹.由苏州迁流福建莆田:

  范正图之子范直用,约于北宋末期(公元1200年前后由原籍苏州迁往福建莆田县开基。在此住约五六代,即因其某代孙范大停调往海南任文昌县主簿,即于元末期间(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后接其父范成和伯父范宣分别入籍于文昌,琼山两县开基拓业。

  ⑺.从福建流轩迁宁化:

  范衡,道号范亘一郎,范如节之长男,由清流县与其三弟范亘三郎同迁宁化石壁村开基,其子范宁壁(范十郎),后迁住上杭开基,为上杭太始祖,官任长汀丞,共生十一子,均以“伯”字为郎名。其散居情况如下:

  范伯一郎,妣温氏,住上杭县城、岩头铺。

  范伯二郎,龙岩到上本、湖南长沙。

  范伯三郎,永定县、古杉。

  范伯四郎,大姑村、长江县、夏地、水口中、芦竹坝、广东、嘉应州等处。

  范伯五郎,妣婴氏,上杭木横,长汀、田撩、安仁、瑞金、于都、赣县、兴国、万安、遂川等县。

  范伯六郎,上杭、大埔、江西连城。

  范伯七郎,迁外,待考。

  范伯八郎,妣李氏,居上杭安乡、象洞。

  范伯九郎,妣赵氏,居上杭来苏、黄坊、广东程乡。

  范伯十郎,居广东大埔、清溪、桃源、三河坝、潮阳。

  范伯十一郎,妣官氏,居定坊、载丰坑、元里。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范氏迁流南疆各地者甚众,尤以广东较多。现据史料记载如下:

  ⑴.范仲淹曾孙范衍支系(范亘三郎):

  从福建宁化,上杭迁流广东省,即有远岗公(伯十郎)初迁潮州府海阳县清溪为家。后开大埔县,为大埔范家始祖其次男大二郎后移居韶州英德,三子大三郎移居清溪县中村蕉坑,大四郎移居清溪松林。大四郎之次子均甫公之次男良佑公,由大埔移居兴宁县合湖堡,良佑公三子文显之子从合湖村迁居江西省南康市潭口镇居住至今。

  ⑵.范良佑支系:

  长男范文彬移居苏州,次子范文兴移居长乐县,三子范文显移居梅县畲坑石岭;四子范文响移居陆丰县仑岭乡,五子范文质住合湖村。范文质后裔迁江西省南康市潭口镇。

  ⑶.范衡(范亘一郎)支系:

  其子范宁壁之四男范伯四郎移居广东嘉应州,六男范伯六郎移居广东大埔、清溪、桃源、三河坝、潮阳等县。

  ⑷.潮阳支系:

  据台湾家谱记载:范氏远祖范昌谷,早于晋朝时期以郎宦于潮,遂家于潮,而为潮州之古族,至今一千五百多年,繁衍已近七十代,此又一派。

  ⑸.东江支系:

  东江地区之五华、海丰、惠阳、北江一带的英德,佛岗,怀集以及粤西南之罗定、信宜、高州、阳春、阳江、海康等县市,都有很多范氏人家入籍拓业。

  在南疆发展情况

  ⑴.范仲淹之后代:

  范千和由广东英德数经转迁于广西平南开基,后又分迁于平南县内之思旺、环城、镇隆、桂平之营圩和马皮,江口等处,现有人口五千余人。

  在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由范仲淹第十七代孙范崇隆(字茂林)之男范元福、范元宁、范元庆诸祖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同时分别迁入广西之陆川(长男范元福)、博白(四男范元宁)合埔(五男范元庆)等县开基、另有范元康(排三)迁往海南文昌县,现有人口共约一万五千余人。

  ⑵.范南容支系:

  早自明万历五年间由阳山县迁居广东安县(今广东罗定),传至第六代孙范炳乾再由东安迁至玉林沙田开基创业,范炳乾为玉林沙田范氏始祖。其子孙后分居于该乡和平(大塘坝)沙田、黎垌等村,现有人口共约二千五百多人。

  ⑶.广西支系:

  后有如下几个支系入迁广西者:

  ①范仲淹之二十一世孙范粤湖之后范台茂,于清康熙二年由广东顺德县龙山村迁流广西合浦山口圩开基。太宜范粤湖原籍在广东南雄县,后迁清远县竹园村。

  ②广东信宜县范文秋之三男范时凤约于明末期间,以武贡职称特授合浦县镇守,范屋村,中地等处。

  ③文西钦州市小董镇范洪炎支系,早于清康熙年间从广东鹤山县迁此处开基。钦州市那彭傎范屋坪村一支系从广东嘉应州迁来。

  ④钦州市沙尾街一支系从合浦县永安县圩迁此。

  ⑤此外尚有昭平、贺县、来宾、鹿寨、柳州、贵港以及凭祥、宁明、邑宁、灌阳、上林等市县均有不少范氏族人散居于此开基拓业。

  ⑷.琼州、台湾支系:

  早在元朝末期(公元1368年前后),范仲淹之四子范纯粹之后即有范宣、范成二人随着子侄范大敦(范成之子)任官文昌县主簿来琼。祖籍在福建莆田里,来琼后范宣、范成二人分别入籍于文昌、万宁、昌江、琼山、琼海、凌水、澄成迈、东方等县。另有回迁徐闻,海康。

  另一支由广东海丰迁琼入籍于詹县之石屋,已有祠堂,变有旧谱。另有一支迁于崖县未详、等查。

  据搏、陆、廉旧谱记载,早在明弘治年间(公元1500年前后)便有范崇隆(字茂林)之子范元福、范元康、范元宁、范元庆四人由福建省宁化县同时迁出,分别入籍于广西陆川(范元福),海南、文昌(范元康)、广西愽白(范元宁)、合浦(范元庆)等县。

  现据《台湾范氏堂号考》记载,明、清两朝,范氏族人渡海去如的,多为范仲淹之后,以粤籍居多,现即分述如下:

  来自福建泉州府的,惠安县的范善成,在清雍正年间入垦今台湾省新竹市。

  来自福建汀州府的,永定县的范万唐,在清雍正年间入垦今台湾省屏东港。

  来自广东惠州府的,陆丰县的范八茂,在清雍正年间入垦今台湾省新竹市。

  清乾隆初期,范朝亮携子入垦今台湾省苗票苑里,范宏高,俊林父子入垦今台湾省桃园中坜,范其儒入垦今台湾省新竹县,范昌贵昌睦兄弟入垦今台湾省新竹竹北、关西、今成为当地大族。

  清乾隆中期,范咸万、范世宗、范俊贤、范先炳等先后入垦今台湾省桃园、新竹一带,范仙锦入垦今台湾省新竹横山,范阿月入垦今台湾省高雄美浓。

  来自广东潮州府的,铙平县的范勤烈,在清乾隆年间入垦今台湾省苗栗县。

  来自广东不详府别的,康熙六十年之前,有范光儒入垦今台湾省屏东县。

  另据台北县志《氏族篇》记载:清乾隆十年,有范太万率族人渡台,入垦今台湾省台北中和。

  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范文华渡海赴台,入垦今台湾省台南监水。今台湾省范氏人口总数计五万八千余人,分布较多的县市依次为新竹县、桃园县、台北市、台北县、苗栗县,而分布较多的乡镇依次为新竹湖口、新竹市、新竹竹东,桃园中坜、台北中和。

  分布

  先秦时期,范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西、河南和湖北地区。秦汉时,范姓已经分布到、河北、山东、江苏等长江以北地区,随后进入江南地区。

  宋朝时期,范姓大约有6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为宋朝第二十一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北、河南、江苏,这四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江西、陕西,这五省的范姓又集中了31%。四川为范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范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四川、冀豫、苏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范姓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二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范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范姓人口净减少了26万。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范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福建,这三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范姓分布山东,这三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5%。浙江省的范姓人口约占范姓总人口的20%,为范姓第一大省。全国范姓中心由北、由西向东南漂移,形成了浙苏闽赣的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范姓的人口约470多万,为全国第59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在全国的范文内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辽宁、黑龙江、山西,这六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9%。河南省是范姓第一大省,约占范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四川、辽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地区。

  范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晋豫鲁、冀京津、皖苏沪浙、辽吉黑、陕宁蒙大部、鄂赣闽大部、台湾北部,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0.3%,居住了大约72.5%的范姓人口。在四川东部、重庆、云南北端和西南、贵州西北、甘肃大部、宁夏南部、陕西西南、湖北西南、湖南东北部、赣闽台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部,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8%,居住了大约18.4%的范姓人口。

  【迁徙入闽】

  1、西周成王时,迁于杜。范姓以河南范县发祥,智伯灭范后,有范姓人徙居南阳顺阳,三家分晋后,范姓采地入魏,居今河南、河北、山西之间。范姓早期以山西为中心繁衍发展,“六卿之乱”时,范姓开始散居北方。

  战国时南阳范蠡入楚仕宦而定居湖北。西汉以前秦汉之际,范姓已徙至今安徽、四川、浙江、江西等南方地区。西汉中叶时,有度辽将军范明友,因北击乌桓有功,封平陵(今山东历城)侯,其大部子孙回迁南阳。范明友裔孙范馥在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而迁居钱塘,这一时期还形成范姓的另两大郡望,汝南范姓是东汉金乡侯范式之后,河内范姓是东汉司隶校尉范滂之后,范滂初居汝南,后裔中的一部徙河内,一部徙代郡(今山西大同)。公元4世纪中叶,范姓迁入魏。

  西晋的永嘉之乱,使南阳顺阳的范坚(左将军范晷的小儿子)避乱江南,范汪(范晷之孙)南渡,其后代落籍于丹阳(今安徽当涂),后分出一支移居甘肃敦煌,并派生出怀州范姓。南阳范姓居江南者,在东晋南朝之间人才济济,光耀史册。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有河内人范坤举家迁杭州,又迁南京,再迁福建宁化黄竹迳。唐朝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朝范姓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据范姓族谱载,唐信宗乾符元年(874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至福建宁化,是为范姓入闽的另一始祖。宋朝初期,范姓人丁在福建非常兴旺。此后,范姓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宋朝时期,入闽的范姓有移居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丰等地,此期范隋的后裔出了个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范仲淹去世后葬河南府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河南伊川彭婆乡许营村),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兵南侵,范仲淹裔孙大举外迁避难,有嫡孙范正国开基江西临川。

  明朝时期,有范仲淹十四代孙范昌期从苏州回中原主祠,明洪武年间,范正国的十世孙范岳山任隆庆仓大使,因失职被充军沈阳,其三子范孝文一支世居沈阳,并在东北繁衍昌盛起来。至清朝时期,范孝文七世孙范文程仕历清初四帝,子孙留居北京。

  范姓入闽

  范姓进入福建,当早在唐代,到宋代,七世监簿房范芰,任闽广道,告老后居福建。此外有:范仲淹之孙范祖禹任北宋谏议大夫,从苏州移居建宁府清溪县。范仲淹第七世孙范滋文的第十子范远冈,因父亲赴汀州府任,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往汀州上杭南湖村。六世监簿房范衍(礼部尚书)迁汀宁滑石村。二十世监簿房范兴霍之子范仪皋娶妻福建人,遂住闽中。忠宣房后裔范荣贻现在沙县城关。

  1、由于中原战乱,河内人范坤(范堃,又名范俊)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唐僖宗元年(874年)离京南迁浙江钱塘后复迁汀州府黄连县攀龙里(今宁化县大方里),又说迁居宁化县黄竹迳(今属曹坊乡),为宁化范姓始祖。范仲淹为范坤曾孙:一世范坤,二世范秋,三世荣重,生子四:仲淹、仲寿、仲延、仲文。至65世范衡之子十郎,官任长汀县丞,先居宁化黄连岗石壁村,共生11子,以百字为辈,按数序列自百一郎至百十一郎。他见宁化石壁村族人口众多难于发展,遂携家人迁入风光秀丽、景物宜人的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拓业,为念原居住地情谊,他号称“宁壁”,此后各房支系分发四方,繁衍甚广。宁壁即为自宁化来杭的范氏始祖。也是为范姓入闽始祖,至宋代,范姓称盛于福建。此后,范姓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派。

  2、范氏入汀州还有一支是南宋淳佑年间(约1250年),范仲淹九世孙范纬镇从苏州迁宁化,后裔分迁宁化、连城、龙岩、建宁、闽北、闽中、闽南及粤东等地。明清两朝范宁壁后裔渡海迁台有上百个支系。如清雍正年间,永定的范万唐入垦今屏东港,范八茂迁至新竹;乾隆初年,范朝亮携子入垦苗栗苑里,范宏高父子入垦桃园中坜,范其儒、昌琳、昌睦入垦新竹;乾隆中期,范咸万、世宗、俊贤、先炳、仙锦迁居新竹、桃园,范阿月入垦高雄美浓,饶平县范勤烈入垦苗栗。分布较多的县市依次为:新竹县、桃园县、台北市、台北县、苗栗县。台湾的范氏虽然从广东迁去的居多,但他们大都出自范宁壁一脉,均认定根在上杭。

  3、北宋末,范仲淹长子范纯佑有2子。其长子范如符迁居福建建宁;次子范如节,字祖禹,号正鼎,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嘉佑八年举中进士,出任资州花水县知县,后又官任秘书省正字、朝中著作郎、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龙图阁大学士等职。1095年,由湘入闽,携家眷和五个儿子入福建的清流县,为福建清流范姓的入闽始祖。生五子,长子范衡(亘一)与第三子范衍(亘三)从清流迁居宁化石壁,三子范衍在清流生三子:长子范芝,号万一郎;次子范芊,号万二郎;三子范谐,号万三郎。其中次子范芊官任广东潮州府同知,后升翰林院左中允兼大学士侍讲,生九子。(见《范家珍宝·大成集(仲淹公家世资料)》)

  陆丰《范氏族谱》记载: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北宋名臣,被贬官福建定州并居住,其第五代孙松岗迁徙广东大浦清溪,再传二代为致政,后任莆田教谕。期满,因“自莆来棉,以为同宗”,在平和中寨开基。娶桥头曾氏女为妻,生二子(文紫、文勋),后任海丰令,再收庶室外莫氏,生二子(范相、范助),分创甲子范族。今平和、甲子范族各传28世。

  4、南宋淳佑年间,范仲淹的长子范纯佑的八代孙范纬缜,由苏州迁入闽,居宁化县;范仲淹次子范纯仁的八世孙范祖德,由江苏迁入闽,居沙县,后裔分迁莆田等地。《福建莆田广业里范氏族谱》记载:“范仲淹四世孙如节,字祖禹,移居福建建宁府;次子纯仁的八世孙祖德在闽沙县开基”;“广业里范氏之祖溯源于南安县清溪,即今东田乡西山村。清溪原名苦溪。”又记载:“仲淹十四世代孙清公、澄公于元末为避陈友定之乱,率家人移居仙邑依安里。传至元公转居今大济镇三会郑庄。元公生男三:分为智、仁、勇三房系。仁房迁居今龙华镇龙西村;勇房迁居今西苑村;勇房的二房美公迁居今度尾镇圣山村大广,美公生男三:长男范熙(字肇平)和次男范烹(字肇箕)俩兄弟于明嘉靖乙酉,迁居莆田广业里洋坪,世人尊范熙为广业里范姓一代祖。范烹(肇箕)移居今新县镇张洋村开基。肇平后裔分布于洋坪、东埕、下山、南岑、新县、宝阳、前埔、萍湖村的后洋、山兜”。

  上杭《崇仁堂范氏族谱》(清宣统庚戌重修)载:唐僖宗甲午年,范堃由京南迁浙江钱塘后,复迁福建汀州府黄连县攀龙里(今宁化县大方里)为宁化范氏始祖。

  4、南宋初年高宗时(1127年)由于北方金兵南下入侵大宋朝,范衍随南流人潮先徙入闽至清流县。范衍公,如节公之第三子,号亘三郎,谥惠穆,又曰朴直。官至秘阁校理、谏议大夫、侍讲学士、翰林院大学士。后公与胞兄范衡(亘一郎)又殁后兄弟都葬在宁化石礕村。妣吴氏,谥柔静,授封恭人。生三子曰:长范芝,号万一郎,妣林、陈氏。后裔迁居湖南,广东等地肇居,后派不详。次:范芊,号万二郎。三:范谐,号万三郎,妣陆、钱、黄氏,生子不详。其后裔迁徙至浙江、漳州等地肇居,

  5、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范日耀同其父范积避乱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居寿宁县,子孙于明正统年间转由永泰迁莆田等地。后裔迁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地。

  6、范氏第六十四世 范如节(范纯佑之次子)字祖禹,号正鼎,生于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祖籍苏州吴县。少时,因父母早逝,只得随叔父范镇到四川成都生活。范镇是当时的朝廷命官,京都重臣,一生为人忠厚老实,范如节从小深受影响,得到良好的熏陶,好学上进。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举中进士,出任资州花水县知县,后又官任秘书省正字、朝中著作郎、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龙图阁大学士等职。1066年,曾与司马光等同撰大型国史《资治通鉴》,负责篇幅最大的《唐史》部分,共81卷。后被当朝奸臣蔡京、章惇等诬陷受贬。于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初贬陕州(今河南陕县),1093年贬永州(今河南醴陵县)。家人初迁湖南。后又再贬,举家随迁,由北而南。1095年,由湘入闽,携家眷和五个儿子入福建的清流县,为福建范氏的入闽始祖。

  范如节入闽后举家定居于清流县。公元1098年,不料又被贬至广东化州,暂住在广东化州石牛岗(今名为狮山)的南山寺。因政治上打击太大,加之长途拔涉,万般奔波,水土不服,终于病倒在南山寺,同年11月病逝于寺庙,葬于狮山。范如节被贬广东后,其家眷及长子范衡(号亘一郎)、次子范微(号亘二郎)、三子范衍(号亘三郎)、四次范冲(号亘四郎)、五子范御(号亘五郎)等仍留居清流。范如节三子范衍在清流生三子:长子范芝,号万一郎;次子范芊,号万二郎;三子范谐,号万三郎。其中次子范芊官任广东潮州府同知,后升翰林院左中允兼大学士侍讲,生滋才、滋文、滋圣、滋英、滋杰、滋贤、滋能、滋章、滋俊九子。

  7、范芊之次子范滋文,号宁壁,拔贡生,约于南宋中期(1200)官任汀州府教谕。举家迁居于原汀州府的宁化石壁村,后又迁徙至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继而又随庄移居南湖村(今上杭县芦丰安乡)繁衍生息,开基创业,生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五郎、百六郎、百七郎、百八郎、百九郎、百十郎、百十一郎共十一子。约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范滋文三子百三郎,字梅岗,从上杭芦丰安乡先迁入永定金砂上金古木督;十子百十郎(字远岗)之长子范大一郎从广东迁入仙师兰岗,为永定范氏的开基始祖。

  8、元末范子实由浙江浦江移居侯官十四门桥。其次子范六尹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到同安高浦千户所开基。明代,由于战乱,范姓大量入闽。清初,元范德祖后裔范灿授自南安迁徙安溪。

  【播迁海内外】

  范姓在福建播衍壮大,除在闽南一带迅速发展繁衍外,又分布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派。范姓迁海南始祖范成,其子范大淳任文昌县主簿,于明朝从福建莆田迁琼随子,落籍文昌文教。

  《剑沙范氏族谱》载:以隋公为远祖,文正(仲淹)为一世祖。隋公乃唐履冰公六世孙,居于苏州。自隋公至仲惠公计十一世居于建宁,仲惠公之弟祖德,家于沙邑,为沙邑范氏始迁之祖。祖德生二子:德正、世洪。德正之子月明、司里;世洪之子宗、祥。其裔孙分衍延平、将乐、三元、归化、顺昌、建宁等地。

  宁化范氏自六世以后,子孙分衍建宁、上杭、龙岩、永定、长汀、嘉应州、瑞金、于都、赣县、兴国、连城、梅县、海阳、大埔、英德各地。

  台湾《范氏族谱》:以范仲淹为一世祖。传至四世衍公,谥惠穆,宋高宗时翰林学士,自清流迁居宁化石壁。再传二世,千二郎,移居上杭。生十子:次子伯二郎徙永定;十子伯十郎迁潮州海阳。后裔再衍饶平、大埔、英德、兴宁、嘉应州、梅县、甲子所乃至台湾。《绿之旅》中《范氏之族谱》载:范仲淹之孙——祖禹,为宋谏议大夫,自苏州吴县徙福建清溪开基。传七世范元冈,原居宁化石壁村,于明嘉靖元年壬午徙居广东大埔。

  石城七岭《范氏三修族谱》:唐僖宗年间,范公讳俊,别号七官人,位列龙图阁学士,避乱徙居宁化县攀龙里黄竹迳大黄坊。传四世寿八郎,迁居长汀铁长张地。再传至元至正时,有十郎,生五子,其四郎迁居石城七岭,为肇基祖,后裔分居大猷芒东岭。

  《高平范氏重修族谱》:子茂,自宁化入赣,迁居宁都固村土伦排。

  宁化水茜(棠地)《范氏族谱》:本姓李,远祖李清公,生五子俱徙闽。长子益郎徙泰宁,传六世有名十郎者,曾任浙江宁波府推官,及致仕归里而兴乔迁之念,于元成宗元贞二年,携家至宁化县招贤里棠地辟土开基。后因时势不稳等因,遂随祖母之氏改姓范,为棠地范姓之始祖。

  上杭《崇本堂范氏族谱》(清宣统二年庚戌修)载:范会六十六世孙范十郎,官长汀县丞,妣徐九娘、梁氏、张三娘,生十一子,范百一郎至百十一郎,携家人由宁化县石壁村迁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定居,为上杭范氏始祖。为纪念原居住地,范十郎取字“宁壁”。此后,范宁壁派十一房系繁衍甚广,裔孙遍及闽、粤、赣、桂、琼、台乃至海外。台湾的范氏,虽以粤籍居多,但他们大都出自范宁壁一脉。

  上杭《客家姓氏源流汇考·范》载:五十一世履冰次子冬菁支系隋(字以亨),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自河南开封迁居苏州吴县,为苏州范氏始祖。六十一世范堃(即高位)于唐僖宗元年离京南迁浙江钱塘,后再复迁福建汀州府黄连县攀龙里(今宁化大方里),为宁化范氏始祖。至六十四世如节之子衡与第三弟衍,初迁湖南醴陵,后又迁福建清流,又由清流迁宁化县石壁村开基。衡之子十郎,官任长汀县丞,先居宁化黄连岗石壁村。妣徐九娘、梁氏、张三娘,共生十一子,以百字为辈,按数序列自百一郎至百十一郎。公见宁化石壁村族多人挤,难于发展,遂携家人迁入风光秀丽、景物宜人的汀江之滨的上杭县福寿坊中街开基拓业,为念原居住的情谊,他号称“宁壁”,宁壁即为江南入闽自宁化来杭的范氏太始祖。后裔长子:百一郎,字松崗,居上杭县岩头埔(今湖洋乡岩头村),后裔分衍上杭县城关、广东兴宁鸭康笼、翁源、武平县大禾、民主、东留、江西会昌、信丰等地。次子:百二郎,字柏崗,迁龙岩上车、万安、湖南长沙、广东大埔青溪,继迁英德、信宜等地。三子:百三郎,字梅崗,迁永定古木督、峰市,后裔有迁江西瑞金和广东增城。四子:百四郎,字峰崗,移居上杭太古村、长汀夏地、刘坊、芦竹坝、水口、长汀县城水东坊及永安、宁化、广东嘉应州、梅县松口等地。五子:百五郎,字庆崗,居上杭太拔、蓝溪、溪口,后裔分衍长汀圭田、田撩内外坑、安仁、天山、漳平新桥镇、永定书华、分水凹、江西瑞金、于都、兴国、赣县、万安、遂川等地。六子:百六郎,字鼎崗,居上杭土埔,裔孙分衍连城、广东大埔等地。七子:百七郎,字彩崗,裔孙迁江西鸭婆坑。八子:百八郎,字歧崗,居上杭安乡及武平象洞。九子:百九郎,字久崗,居上杭中都镇黄坊,后裔衍广东梅县程乡。十子:百十郎,字远崗,迁广东,大埔青溪桃源肇基,裔孙分衍蕉坑、车碓坑、三河坝、饶平、三饶、丰顺小産、十八到、潮阳、揭阳、福建永定大溪、溪南里兰里、阳江、台湾、广东韶关、英德等地。十一子:百十一郎,字铁崗,居上杭蓝溪定坊、载丰、元里,后裔衍长汀古城,小夸、黄坊、园当等地。

  根据《台湾范氏堂号考》获悉:明清二代,范氏渡海迁台的有:雍正间,永定县范万唐入垦屏东港;范八茂入垦新竹竹市;乾隆初范朝亮携子入垦苗栗苑里;范宏高、俊琳父子入垦桃源中坜;范其儒入垦新竹县;范昌林、昌睦兄弟入垦新竹竹北、关西;乾隆中期范咸万、范世宗、范俊贤、范先炳等先后入垦今桃园、新竹一带;范仙锦入垦今新竹横山;范阿月入垦高雄美浓;乾隆年间,饶平县范勤列入垦今苗栗县。范氏目前为台湾省第五十一大姓,今台湾范氏人口57000多人,分布较多的县市依次为:新竹县、桃园县、台北市、台北县、苗栗县。分布较多的乡镇市依次为:新竹湖口、新竹市、新竹竹东、桃园中场、台北中和。入垦台湾的范氏,虽然以粤藉居多,但他们大部分均属仲淹派(迁自宁化石壁)宁壁系之后裔,他们认定老祖宗的根还在上杭。

  《[中华百姓]范氏百代新通书》(1997年)载:宋范宁壁开基上杭,生十一子,均以伯字为郎名,裔迁广西有多支:明弘治年间裔孙范崇隆公(字茂林)之男范元福、范元宁、范元庆诸祖从福建宁化县石壁同时分别迁入广西,元福迁陆川;元宁迁博白;元庆迁合浦等县开基。今范崇隆一系裔孙约有18000多人。

  陈良学《宁化石壁:陕西客家的不解之缘》(载《石壁与客家世界》)云:据《范氏族谱》载,唐僖宗乾符元年,范履冰第十代孙范堃,自长安范坊举家南迁,辗转来至福建汀州黄连县攀龙里(今宁化县境),为宁化范氏始祖。至64世如节公长子衡、三子衍,一度远迁至湖南醴陵,后又返迁清流,旋又徙居宁化县石壁村。衡子十郎,官长汀县丞,妣徐氏、梁氏、张氏,共生十一子,以百字为排行,取名自百一郎至百十一郎,因族人聚集石壁村,人满为患,难以发展,十郎乃携家自宁化石壁迁至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创业,自号“宁壁”。宁壁即为上杭范氏始祖,后裔分衍成十一房支系。宋末元初战乱,宁壁公长子百一郎松冈公后裔敬茂,迁往广东嘉应州之兴宁,后又迁往长乐县定居。至清乾隆六年,范由闽入粤第十一代孙端雅远迁四川华阳,端雅为四川华阳始祖。传至光绪年间,范氏已世阅十八,人计千丁。后范氏家族辗转迁徙,几易其地,有的传到了陕西。

  寿宁县范日耀同其父范积子孙于明正统年间转由永泰迁莆田等地。后裔迁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地。从明末开始,闽、粤范姓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据族谱资料记载,明末永历年间,郑成功之子郑经治理台湾时,大陆范文华渡海,到达台湾,最先移台开基于现在的台南盐水镇旧营里,成为范姓第一位入台者。又如,清康熙六十年(1662年)有叫范光儒的人从广东移到台湾下水港定居;雍正九年,惠安的范善成入垦新竹;雍正年间,永定的范万唐入垦屏东东港。自此后,闽、粤的范姓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迁至海外。

  范姓居住人口最多的是新竹县。现多分布在台湾的新竹湖口、竹东、中坜市、中和市及桃园县、台北市、台北县、苗栗县等地区。

  闽台范姓在明清时期又进而迁到海外。全马来西亚唯一的范氏公会设在麻坡。南洋范氏公会成立于1952年,定名为“南洋范氏公会”,后易名为“南洋范氏总会”。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外黄县:汉朝置外黄县,唐朝以后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东,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山阳堂:以望立堂。

  外黄堂:以望立堂。

  后乐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姓后世遂以“后乐”为堂号。

  此外还有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崇本堂、敦本堂、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逵道堂等。

  字辈

  范仲淹编定中原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君章微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厚时遵道晋隆同享祖贵荣传谱苏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万代青”。

  范仲淹编定苏州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之家帮国庭天元从汝启惟允必能兴仪德宏烈学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扬同福祖有功宣林苏居丰金玉贯九州幽兰好其青”。

  范仲淹后裔一支字辈:“仲淹纯佑节亘三万二郎滋文生伯十大四均甫良文显子清素文政处士彰监公传伯王立云廷裕后昌十九世祖讳子孙念勿忘昌元振绍显万世继荣光积德存心远中和位育长师为九州宝善宜正家常济美经多本延龄福祚康千代河海洋”。

  黑龙江范氏字辈:“芝玉希(喜)德祥”。

  辽宁省海城市范氏字辈:沈阳:十三世忠宣房范岳(详见江西支)谪戌沈阳,岳四传至范鏓,生子范沉,孙 范楠,范楠生范文程。所定20字号:承时鸿建树、正一茂先传、垂世思广(光)大、维基在北(本)、原(源)。

  四川巴中双流范氏字辈:森法高富庭,子文世明国,如希好朝良,后代永兴龙,宗清四云华,为先得大大圣

  山东青岛范氏字辈:“德学业佳”。

  山东济南范氏字辈:“本立而道生振殿文学尚”。

  山东德州范氏字辈:“双连富大兴振英万宝同”。

  山东潍坊范氏字辈:“希(士)文洪(世)兆会怀之作”。

  山东日照范氏字辈:“锡庆崇伟奉开成世颜龙”。

  山东惠民范氏字辈:“存春兆子有”。

  山东夏津范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续第昌”。

  山东新泰范氏字辈:“明清庆培(新)”。

  山东泰安范氏字辈:“长纯宪兆希”。

  山东宁阳范氏字辈:万家立业长,世赐佑文淑,永希怀兆玉,继孝成德昌。

  四川苍溪范氏字辈:“德恩兴帮文”。

  河南范县范氏字辈:“德思兴传永道在俊玉常”。

  河南南阳范氏字辈:“运国玉云”。

  河南郑州范氏字辈:“钦崇存本”。

  河南辉县范氏字辈:“家乃友维新”。

  河南沈丘范氏字辈:“敦(景)法(玉)守成书耕传家”。

  河南开封范氏字辈:“百士(世)常(长)相建永名耀后仙”。

  河北唐山范氏字辈:“垂世(士)恩光(广)”。

  湖北江陵范氏字辈:“大德后必苍”。

  安徽砀山范氏字辈:“安盖汝朝树,斗荣保存升,忠厚传家远,和平作胜基,继承先祖德,繁茂万世昌。”

  范氏一支字辈:“英贤广登恢先申”。

  范氏一支字辈:“神世锦运道连让逸辉久”。

  范氏一支字辈:“希文存金芳梦福”。

  范氏一支字辈:“宗先(德)高平”。

  范氏一支字辈:“长丙文治礼义,广明家传理旭”。

  范氏一支字辈:“孝学修乃兴德”。

  范氏一支字辈:“大三士恭锦元衍儒照光永昌正清明道家庭安康天开文应长发齐祥”。

  范氏一支字辈:“君源殿奕度(宪)宗国邦炳康兴仲文鸿伯艺淑伟秀”。

范氏一支字辈:“中树西立震,云春景玉增,学成红文宝,德福永泽锋”。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尧裔;望出高平。

  ——全联典出范姓源流和郡望。

  尘甑养晦;揽辔待清。

  ——上联典指东汉陈留外黄人范丹(一作范冉),字史云,经学家、文学家马融的弟子,通五经,尤其精于《易》和《尚书》。桓帝时曾被任为莱芜长,他不干。生活极为贫困,居住简陋,经常断粮,当时人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钱范莱芜。”“养晦”,谓隐居待时。下联典指东汉汝南征羌人范滂,字孟博,举孝廉,以清诏使到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志要澄清天下,后升光禄勋主事,因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延熹年间死于狱中。

  沼吴归隐;述汉成书。

  ——上联典指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越国被吴国打败时,随越王勾践到吴为人质三年。回越后,助勾践刻苦图强,终于灭了吴国,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沼吴”,指废吴国宫室为污池,即灭吴。下联典指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历官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军,参与机要。他删、取各家《后汉书》之作,著《后汉书》,成纪传八十卷。

  文正世泽;万笏家声。

  ——全联典指北宋·范仲淹,卒谥文正。

  心存忠恕;胸具甲兵。

  ——上联典指北宋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自布衣至宰相,自述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下联典指范仲淹与韩琦任陕西经略副使,西夏人相诫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长啸却虏;杖策入关。

  ——上联典指北宋范镇,少时作《长啸却胡虏赋》。下联典指明末范文程,曾谒清太祖,策定清军入关之计。

  鸿门碎斗;岳阳题文。

  ——上联典指鸿门宴上,范增拔剑击碎刘邦所赠玉斗,曰:“竖子不足与谋……”下联典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德如风月;才比方朔。

  ——上联典指宋·范启,博学穷理,高尚不乐仕进,理宗赐号“风月处士”。下联典指宋·范杲,上书自言才比东方朔,擢知制诰。

  六言通用联

  生平惟存忠恕;胸怀广具甲兵。

  ——上联典指北宋范纯仁,皇祐年间进士,历官襄城知县、侍御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河中府、和州、庆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哲宗时,官尚书仆射、中书侍郎,徽宗时,官至观文殿大学士。他曾说:“我生平所学,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下联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少年时贫困而苦学,做官后以敢言著称。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历官西溪盐官、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宝元年间,西夏攻延州,他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夏人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庆历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工于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诗词风格明健。

  杖策定入关计;却虏作长啸声。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沈阳人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明代万历年间投后金努尔哈赤,后得皇太极信任,参与军政机密,策定清军入关之计,又提出录用明代官员、废除饄加派、开科取士等,多被采纳。清初开国典章制度,多由他起草制定。前后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下联典指北宋成都华阳人范镇,字景仁,进士出身,仁宗音知谏院,后为翰林学士,封蜀郡公。在变法问题上,支持司马光反对新法,而与王安石不和。少年时曾作《长啸却胡骑赋》,后来出使辽国,辽人说:“这就是长啸公。”

  七言通用联

  责君碎斗显忠爱;后东先忧法圣贤。

  ——上联典出秦项羽谋士范增的事典。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桐城南)人。善代谋。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国。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下出典出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989-1052),这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进士。仁宋天圣初,任西溪盐官。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积极防御西夏,注意联合羌族,颇受羌人尊重。工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多为阐述其政治主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有《范文正公集》。

  有祛病回春妙手;存先忧后乐雄心。

  ——上联典出东晋名医范汪,字玄平,博学多通善医。下联典出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齑盐淡薄心常乐;潇洒襟期洽亦豪。

  ——上联典出宋代侍人范周,字无外,负才不羁,安贫自乐。下联典出宋代侍人范良遂,字次卿,自号墨庄居士。放情山水,不慕荣利,长于诗歌。其兄显贵,他宁静淡泊,潇洒自豪。

  四海云霞开曙色;五湖烟水荡春光。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范文程。下联典指北宋·范镇。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为马列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1893-1969)自题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党祸株连,子宁割爱;邓公应梦,母为留名。

  ——上联说东汉范滂因反对宦官受害,自请入狱时与母亲诀别:“愿母亲割舍不忍的大恩,不要太难过!”母亲说:“你今天能够和李(膺)杜(密)齐名,死又有何遗憾!既有了好名声,还想长寿,能兼得吗?”下联典指北宋华阳人范祖禹,字淳甫,范镇的堂弟。进士出身,跟从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历官秘书正字、给事中、翰林学士兼侍讲等。相传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个穿金甲的神来到内室,说:“我是汉代将军邓禹。”所以他出生后,母亲为他取名“祖禹”。

  揽辔澄清,列芳名于八顾;先忧后乐,俪伟望于一韩。

  ——上联典出东汉光禄勋主事范滂,字孟博,征羌人。以清诏使使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下联典出北宋大臣范仲淹的事典。

  博大开君,经筵反复陈说;清廉律己,莱芜歌颂相闻。

  ——上联典出宋代诗御史范纯仁,这尧夫,吴县人。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有惠政和文集。官至以文殿大学士,以目疾乞归,卒谥忠宣。下联典出东汉名士范丹,一作范冉,字云史,外黄人。桓帝以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卖卜于梁沛之间。结草屋而居,有时绝粮。闾时歌曰:“甑中生尘范云史,釜中生鱼范莱芜。”三府累辟不就,卒谥贞节先生。

  表世风流,仰止景仁道德;冠朝人物,称扬文正功勋。

  ——上联典指宋代名人范景仁的事典。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建庙卜蓝岗,水聚天心钟秀气;传家贻墨帐,门罗将相振宗风。

  ——此联为福建省永定县蓝岗范氏宗祠联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此联为江苏省苏州市范仲淹祠联。


     【祠堂古迹】

       南平峡阳范氏祠堂

  南平峡阳范氏祠堂,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也叫高平堂,现存高平堂建于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历经多次重修,古韵犹存。走入高平堂,只见殿宇雄伟,飞檐翘角,五斗三星拱顶雕饰精巧,色彩夺目。墙壁上挂满了范氏先人的画像。堂中存有高平郡古族谱《范氏宗谱》上下两册。修于清光绪四年,至今125年。谱载,峡阳开宗鼻祖范大三公源于河南光州固始,为避战乱随节度使王审知辗转入闽。至此已繁衍三十代,承续1200余年。后裔遍布闽北、闽西、及赣南。故有“世系肇自唐尧,支派衍于西峡”之说。开宗以来人才辈出。明、清两代族谱有载州府以上官员达二十六位。

  范氏家庙,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岩峰陈厝村位于围头半岛南端,依傍着雅号“鳌江”,始建于清代,1999年于原址重建,是一座砖石木结构、三开问硬山顶的仿古建筑。门前石埕广阔。石砌门墙,正中开大门,两侧边墙上安青石雕竹节圆窗,上下堵石悉以青石、白石雕刻各种花鸟、人物、麒麟图案。门匾刻“范氏家庙”,门楹镌联:“高望唐杜衍世胄;平章苏吴派宗支。”两侧墙柱上又镌“四海云霞开曙气;五湖烟水荡春光”,以及“祖德流芳远;宗功世德长”两联。入门是一个宽阔的铺石天井,两侧为庑廊,从天井登阶而上,是装饰一新的厅堂,厅内隔成奉祀神主的寝殿,槅扇皆雕花油漆,金碧辉煌。梁枋间高悬着红漆金字匾额,分别写着 “龙图学十”、“经元外翰选武英殿校书”、“文魁”、“明经”、“副总府”。两边厅壁刻着字径1米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相传出于宋代忠臣文天祥手笔。庑廊墙上则刻着祠堂沿革及捐资建祠者芳名。

       寿宁大安乡范氏宗祠

  寿宁大安乡范氏宗祠,位于寿宁县鳌阳镇大安乡,始建于明代,现存清代重建,闽东土木构架,风火墙,歇山顶。土地革命时期是闽东苏维埃革命活动据点,寿宁大安成立全县第一个秘密农会曾在这里成立。文物保护单位。

       南平峡阳高平堂

  南平峡阳高平堂,又称范氏宗祠。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始建于宋朝末年,经多次修葺,迄今已历八百余年。

此外,还有八都镇东坑范家祠堂,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东坑村,2008年重修落成。永定县蓝岗范氏宗,位于永定县蓝岗村,建于清代。

  罗定船步范氏大宗祠

  宗祠位于罗定市船步镇樟岗村,范氏大宗祠(原范氏宗祠),号“敦睦堂”始建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已有二百余年历史。这里曾经开设私塾,屋檐上的雕花飞鸟,文人诵读的壁画,无不散发着文人特有的雅致。

  敦睦堂前有对联:“敦诗说礼著芳型 遥忆先人曾游湖海;奏奇绩展雄才 早知晋国流风远”;“睦族和宗垂雅范 追维往训恪守官箴;勤禔躬俭饬己 应识宋朝遗泽长”。这既是对先人的追思,也希望后人“敦诗说礼”“睦族和宗”“修身齐家”“端行修德”。

  每座祠堂都是一段历史,每段历史,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袅袅青烟在敦睦堂内升起,似乎是在向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客人诉说着范氏族人的故事。

1.jpg2.jpg3.jpg4.jpg

  【血脉联宗】

  范仲淹后裔有范姜姓。范姜是闽台的复姓之一。

  范姜姓是怎么来的呢。北宋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生有四子,长子范纯佑下传第二十一世范集景,娶妻雷氏,生二子范文周、范文质,范集景因病早逝,其妻雷氏无力抚养孤子,于是携二子改嫁姜同英。之后,雷氏在姜家又生二子,在范集景家血脉为范文周、范文质,在姜同英家血脉为姜文能、姜文振。范文质长大成人后,娶妻张氏,生五个儿子殿荣、殿高、殿发、殿章、殿爵,范文质深感继父养育之恩,因此对自己五个儿子,一时不知是三个姓姜?两个姓范?还是两个姓姜?三个姓范?范文质在临终前决定,五个孩子都附加姜姓成“范姜”复姓,范姜家训发扬孝道,历代子孙忆念先祖养育之恩,永不忘怀,成百家姓外自创一姓,成为百家姓以外之姓氏,成百家姓外自创一姓。“高平天水”为郡望堂号,高平为范姓郡望堂号,天水是姜姓郡望堂号。


  【典故轶事】

  1:断齑画粥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 ,励志苦读于醴泉寺。19岁那年,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

  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了解到范仲淹的艰苦生活后,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留守官听了非常感动,就叫儿子把自家好吃的东西送些给范仲淹。范仲淹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过了几天,留守官的儿子来到范仲淹的床上取书,无意中翻开了一个包裹,里面竟是自己送与范仲淹的食物。这些东西,范仲淹根本没吃,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有的都腐烂变质了。他非常生气,跑到学堂里质问范仲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好好的东西都让你白白糟蹋掉了,这是你的待友之道吗?”

  范仲淹等他冷静下来后,歉意地说:“谢谢你们一家人对我的帮助,我很感激,只是因为我长期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突然享受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以后我还能吃得下薄粥酸菜吗?另外,我之所以接纳你的食物,就是因为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害怕让拒绝伤害到你啊。”

  2:财神范蠡

  朱公长子到楚国后,把信和重金交给庄生。临别时,庄生告诫说:“你赶快离开,千万别停留,等你弟弟出来后,别问是怎么回事。” 长子却没有听从庄生的话而私自留下,并把路上私积的数百金,分送给其他的自认为能帮上忙的楚国贵人。

  庄生家很贫穷,但他以廉直闻名于国内,自楚王以下人民都像对待老师那样尊敬他。作为信义之人,庄生对于朱公进献的黄金,并无意接受,而打算在事情办成后再还给他。而朱公长子并不知其意。

  庄生入见楚王,禀告说:“我观察到天上有某星停留在某个位置,表明楚国会有灾害。” 楚王平素信任庄生,向他了解解决之道。庄生回答说:“只有德行可以消除。” 楚王决定以赦免罪犯来消除灾害。楚国贵人得到消息后连忙给朱公长子报信。朱公长子想,既然弟弟可以获得赦免,千金送庄生,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于是就又重返庄生家。庄生惊讶地问:“你怎么还没走?” 朱公长子回答说:“我听说楚王要赦免我弟弟,特来告知辞行的。” 庄生明了他的想法,就说,你自己进房内去取金子吧。朱公长子带走了金子,独自欢庆。

  庄生因朱公长子的行为感到羞辱,就入见楚王说:“您想以德行消除灾难,可我听见路人都说陶的富人朱公之子因杀人囚禁在楚国,他家人用重金贿赂王左右之人,因而王不是因体恤楚国而行赦免,是为了朱公之子。” 楚王大怒说:“寡人虽不德,怎么会因为是朱公之子就特别照顾?”于是令杀掉朱公之子后,明日再下特赦令。

  朱公长子呢,自然是带着弟弟的死讯回到家。母亲和国人都感到悲哀,唯有朱公独笑说:“我早就知道他弟弟会被杀,不是他不爱他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呢!他从小与我在一起,见到我的困苦,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弟生在家道富裕之时,坐乘完备,并不知财富的来源,因而很易弃财,不会吝惜。我先前决定派少弟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我日夜在等他的丧讯传来。”

  这就是财神范蠡“三聚三散”的历史故事,他每到一处都能成名于天下。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以保全自身为根本,功名富贵的舍得就在这先散后聚中让我们有所体会。


家风家训

【家训格言】

  北宋的著名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这“先忧后乐”的思想成了宋代士子的处世规范。朱熹又将这个思想概括为“以天下为己任”,以至成了宋朝新儒家的立世宣言。朱熹说:“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范仲淹所树立的风范在当时及后世,直至今天在知识阶层中,其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

  范仲淹(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范仲淹(文正公)训子弟语

  天理莫违,为人不易。

  居家莫逸,民生在勤。

  祖德莫烬,创业艰难。

  家庭莫偏,易起寡端。

  闻电莫怕,不做恶事。

  奴婢莫凌,一样是人。

  兄弟莫欺,同气连枝。

  钱财莫轻,勤苦得来。

  妇言莫听,明理者少。

  时风莫趋,易入下流。

  交友莫滥,须要识人。

  饮酒莫狂,伤身之物。

  耕读莫懒,起家之本。

  奢华莫学,自取贫穷。

  妄想莫起,想亦无益。

  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待人莫刻,一个恕字。

  作事莫霸,众怒难犯。

  女色莫溺,汝心安乎。

  淫书莫看,譬如吃砒。

  立身莫歪,子孙看样。

  果报莫疑,眼前悟出。

  降惊莫损,及早回头。

  淫念莫萌,怕有报应。

  暗室莫愧,君子独慎。

  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祖宗莫忘,子孙有用。

  父母莫忤,身从何来。

  子弟莫纵,害他一世。

  故旧莫疏,祖父之交。

  邻里莫绝,互相照应。

  本业莫抛,所靠何事。

  匪人莫近,容易伤生。

  正人莫远,急难可靠。

  非分莫做,受辱惹祸。

  官司莫打,赢也是空。

  盘算莫凶,食报子孙。

  意气莫使,后悔何及。

  贫穷莫怨,小富由勤。

  童年莫荡,蒙以养正。

  淫事莫藏,害尔子孙。

  言语其尖,可以折福。

  讼事莫管,害人不浅。

  杀生莫多,也足一命。

  富贵莫羡,积德悠久。

  贫苦莫轻,你想当初。

  字纸莫弃,世间之宝。

  五谷莫贱,养命之原。


  客家范氏家训《存忠厚》

  刻薄成家,利无久享。

  悖入悖出,毫厘不爽。

  幸灾乐祸,叼唆冤枉。

  鬼神难欺,赫赫在上。

  善恶之报,捷如影响。

  孰无天良?须加培养。

  在家存心,阴德无量。

  客家范氏家训《尚勤俭》

  俭可助廉,勤能补拙。

  开财之源,非勤莫克。

  节财之流,惟俭是则。

  士农工商,各精其业。

  怠惰奢华,切宜刻责。

  休待老年,徒伤落魄。

  克勤克俭,是为美德。

  客家范氏家训

  免讼有道,忍忿息争。

  一事不忍,贻累终身。

  纵云理直,听断难冯。

  易生嫌隙,和气焉存?

  福建南平峡阳范氏家训

  敬老慈幼,和睦邻里;

  为人作善,后裔克昌;

  平生正直,处世腾芳;

  存心忠厚,举止端庄;

  谦诚礼让,门第辉光;

  事亲养孝,爱敬有常;

  素好诗书,忠心报国;

  世代上进,光耀高平。


  范氏义田十三条管理规矩

  皇右二年十月,范仲淹购置义田大体完成,即亲自拟定十三条管理规矩,后世称为文正公初定规矩,兹将其原文引录,并略加解释如下: 逐房计口给米,每口一升,并支白米,如支糙米,即临时加折(原注:支糙米每斗折白八升,逐月实支,每口白米三斗)。 男女五岁以上入数。 女使有儿女在家,及十五年,年五十岁以上,听给米。 冬衣每口一疋(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各半疋。 每房许给奴婢米一口,即不支衣。 有吉凶,增减口数,画时上簿(按时记录在帐簿)。 逐房各置请米历子一道(请领米粮的纪录本一本),每月末于掌管人处批请,不得预先隔跨月分支请,掌管人亦置簿拘辖簿头,录诸房口数为额,掌管人自行破用,或探支与人,许(若、如果)诸房觉察,勒陪填。 嫁女支钱三十贯(原注:七十七百。下并淮此),再嫁二十贯(原注:谓次女) 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子弟出官人,每还家待阙、守选、丁忧,或任川、广、福建官,留家乡里者,并依诸房例给米绢,并吉凶钱数。虽近官,实有故留家者,亦依此例支给。 逐房丧葬,尊长有丧,先支一十贯,至葬事又支一十五贯;次长五贯,葬事支十贯;卑幼十九岁以下,丧葬通支七贯;十五岁以下,支三贯;十岁以下,支二贯;七岁以下及婢僕皆不支。 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急难(超乎常态得急难),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同共相度诣实(观察核对无误),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 所管逐年米斛,自皇右二年十月支给逐月餱粮(乾粮),并冬衣绢。约自皇右三年以后,每一年丰熟,务留二年之粮。若遇凶荒,除给餱粮外,一切不支。或二年粮外有馀,即先支丧葬,次及嫁娶。如更有馀,方支冬衣。或所馀不多,即凶吉事,众议分数,均匀支给。或又不给,即先凶后吉。或凶事同时,即先尊口,后卑口;如尊卑又同,即以所亡、所葬先后支给。如支上件餱粮、吉凶事外,更有馀羡数目,不得粜货。椿充(储存)三年以上粮储,或恐陈损,即至秋成日,方得粜货,回换新米椿管。

  范仲淹《诸子书》

  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又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寄?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即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

  范仲淹六十一字家规

  家族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和气致祥,永远吾族家人炽昌般。

  《作吏十规》

  江苏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范如松的《作吏十规》:第一,为民父母,不能培养元气以遗子孙,最可耻;第二,依托权门,一旦失势,以至十目十手之指视,最可耻;第三,地方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最可耻;第四,宦游无窘于难,天道好还,此往彼来,最可耻;第五,地方善政不能举,逢迎上官则恐后,最可耻;第六,眼前百姓即儿孙,而任情敲扑,最可耻;第七,小民无知误蹈法网而问官不察,棰楚之下何求不得,最可耻;第八,为民父母者,第一戒贪,贪则心昧,而书役借此挟制舞文,其祸可堪言哉?最可耻;第九,天下事,诚与伪二者而已,诚则无不明,而伪则立败,最可耻;第十,作官须知进退,若老马恋栈,阿时殃民,必致身败名裂,辱及君亲,最可耻也。


  范氏家规十诫

  一、 不孝不悌:孝弟有百行之原,族中子弟,倘有不顾父母,不敬尊长,悖理乱伦者,乃属缺德丧天良,合族宜严责。

  二、 不公不法:秉公守法,乃世人所钦仰,有偏私为己、倚势凌人者,合族宜惩责。

  三、 游手好闲:力作工商,乃养生之道,游手好闲,实为盗之源,倘有私窃家物,勾引外贼,为家为人之害者,合族尤宜惩究。

  四、 恣情嫖赌::正业乃生人之务,恣情嫖赌,品既不端,家亦日削,为子弟者,宜知所儆。

  五、 拖欠国税:钱粮宜早完纳,务必年清月结,倘若拖欠国法难容,合族子弟应戒之。

  六、 结盟拜会: 聚众乃例禁森严,结盟拜会,国法难容,族中子弟切切牢记。

  七、 酗酒打架:酒饮过度,得罪亲朋,纠众打架,祸由此生,族中子弟理当切戒。

  八、 倡优棣卒:勤劳者贵,不劳者贱,凡我族人,应宜常记。

  九、 结交坏人:凡人交结,慎择正人,品德恶劣,不与为伍,族中子弟时时牢记。

  十、 灭伦犯众:族中子叔宜尊长守法,灭伦犯众人人耻之,族中子弟应宜常记。


  范氏家训十条

  一、 耕读:田必力耕,书必勤读,不耕不读,不如犬畜。

  二、 教子:家有子弟,教之成人,若任游荡,必害终身。

  三、 安分:为人在世,各安本分,利己损人,终必无用。

  四、 贸易:公平交易,童叟莫欺,奸媒巧诈,害己损人。

  五、 交接:与人交接,务必正人,此须茶酒,切莫吝惜。

  六、 嫁娶:男婚女配,为理之常,慎择贤否,门户相当。

  七、 慎真:交母丧亡,早宜思量,不称有无,尽孝尽忠。

  八、 追元:祖宗虽然,祭祀必诚,清明冬至,不是闲临。

  九、 修身:严以待己,恕以待人,花街柳巷,谨步莫临。

  十、 谨训:家训至此,句句格言,子孙恪守,世代相传。


  范氏家训 (五字经)

  满树桃花嫩 种在小池坡

  花落又何为 片飞打心波

  本是好晴日 漂花遮人目

  欲待手拂去 蝴蝶绕人足

  人生一小品 因果相生灭

  今果明日因 今因明日果

  善人有善福 恶人有恶祸

  种稻人得稻 种荷人得荷

  人性沾兽意 仁爱以洗洁

  信心致成功 顿悟大知觉

  种恶天报应 来迟与来早

  感恩少妒恨 饶人少烦恼

  世间美丑多 何必钱挂帅

  良知在心中 好运自然来

  成败一瞬间 善恶只一念

  坏事不可做 天地有法眼

  贤哲几句话 一生用不尽

  苦学加道德 沙尘变黄金

  众人同一心 福禄寿不缺

  夫妻同小舟 争吵情易灭

  忍住一口气 暂勿强出头

  一诺值千金 宽恕慎开口

  见财应知廉 欺骗应知耻

  教育新生活 民族忠孝子

  富勿忘节俭 贫须改浮躁

  前途欲大发 读书是正道

  先天下而忧 后天下而乐

  勿溺爱子女 行正兴家国

  做事知礼义 做人知诚信

  充满想象力 创意最先进

  了然心慈悲 助人即助已

  天道酬忠勤 云桥自已起

  家富重扶贫 家贫重气节

  勿作忘恩徒 敬长敬无私

  和气令人喜 暴怒伤自身

  劳动要敬业 负心不可行

  路长知车速 日长知心术

  花无百日蕊 树无长青株

  三年建华厦 烧绝只一夕

  人熟惊真面 挑拨小人性

  相交互有益 相争生恶缘

  大道戒刚强 退步事易全

  但求人品好 求官勿贪权

  范氏家训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唐朝宰相范履冰亲订《范氏家规》

  国课宜早完,赏业家撙节。

  懂理宜选择,贤劳宜酬敬。

  铺欠宜惩儆,力役宜预防。

  能才宜崇奖,子弟宜教训。

  国法宜懔遵,祠宅宜修理。

  守望宜相助,和睦宜共敦。

  陶朱公理财十二则

  中华商圣、民间八大财神之一范蠡,自号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先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政从商,累财巨万。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能识人:知人善恶,赈目不负。

  能用人:因财器便,任事可赖。

  能知机:善贮时宜,不致蚀本。

  能倡率:躬行以率,观感自生。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到老无成。

  能接纳:礼义相交,顾客者众。

  能安业:弃旧迎新,商贾大病。

  能辩论:生财之道,开引其机。

  能办货:置货不拘,获利必多。

  能收帐:勤谨不怠,取讨自多。

  能还帐:多少先后,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

  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证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证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理财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忧柔,勿强辩,

  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

  勿争趣,勿薄蓄,勿昧时,勿痴货。

  陶朱公商训

  物以稀为贵 人弃我取 人取我弃

  囤积货物 垄断居奇 把握时机 聚散适宜

  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

  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

  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

  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

  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

  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

  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范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