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氏渊源

name origin

苗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源于芈姓,得姓史祖是楚国公族大夫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属于以封居名称为氏。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三位。现今中国大陆苗姓人口约一百一十多万,排在第一百五十五位。苗姓得姓两千多年。全国均有分布,相对分布较多的省为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四川、广西、湖南、湖北等。

苗氏图腾

  【释义】苗是一个会意字。苗,指田里刚刚长出的幼苗。一般是指草木作物,如麦苗、秧苗。汉语规定,庄稼未秀为“苗”,开花为“秀”。


苗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贲皇(斗贲皇):楚国公族,伯棼(又名斗越椒)之子。伯棼为楚国大夫,因不满楚王被奸臣所蒙,遭受奸臣陷害排挤,后趁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机,发动兵变,但不久即被诛杀。贲皇恐祸及己,遂亡命晋国。晋待他礼遇有加,并令其食采于苗地。后晋楚交恶,在鄢陵大战,时楚军势大,晋军将士均怀恐惧之心,贲皇使献计于晋君,告之楚之精兵俱在中军,可先击左右两军,然后乘胜合攻中军,定可一举击溃楚军。晋君纳之,大败楚军。是故史传楚材晋用之佳话。因贲皇食采于苗,后世子孙便以邑为氏,称苗姓,并尊贲皇为其得姓始祖。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芈姓,芈姓中的一个分支,即是源自楚国的姓氏。最直接的得姓史祖是楚国公族大夫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属于以封居名称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若敖之乱,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在晋国与楚国的交战中,伯棼之子贲皇技献晋国使晋国取得战斗胜利。后世传有楚才晋用的典故:

  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王子牟为晋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苗,遂为商周古国,西周初国亡,成为周邑。在贲皇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遂成苗氏,并尊贲皇及其父亲斗越椒为得姓始祖。这也是汉族苗姓人口最主要的来源。楚国氏族伯棼及其子孙定居河南济源苗亭,遂这支楚国大夫子孙姓氏为‘苗’。

  在河南济源当时记载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有对联曰“草长莺飞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财兴”,描述当时地理环境。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上古时期神医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民间传说:“在上古时候,有一位神医叫苗父,世人称其为“古医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苗氏,得姓时间要远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其实,在史书中对苗父其人还是有记载的。苗父,上古巫医,一称弟父。在历史文献《韩诗外传》中记载:“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按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即上古时代的一个医生。他所说的“上古”并非确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对说法,是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民间传说苗父是一个医生,只是因为他能让所有求助于他的病人病愈和康复,并不意味着他和后世医家们在诊、疗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处。其实,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医生们那样用“四诊”去诊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术治疗,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种巫医,如今看来,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在传说中,他为众多病人治过病,而且还疗效卓著,称其为“医”并不过分,因此,人们把他认为是“上古为医者”。

  源流三

  源于百济民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汉姓苗氏。百济,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割据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8~660年。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韩民族的三国,为古老的马韩民族五十四个部落中的百济部落所建,公元前一世纪逐步形成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一世纪末,百济部落兴起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今韩国汉城附近)。传说,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分臣民来到汉江北岸,以其军事实力在慰礼定都称王,国号百济,马韩百济部被其融合。后百济国将王都迁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今韩国京畿道广州)。东汉建安年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国王迎娶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带方郡的协助,逐渐强盛起来。至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公元346~375年),即百济古尔王在位期间,仿照汉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政权设六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为十六品,地方上设五方,二十二檐鲁(郡县),国家机器初步巩固。古尔王模仿北燕国的例制,定出有尊卑差别的紫、绯、青三等官服服色,开始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丽占据了乐浪郡后,形成了朝鲜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其中的百济国势力较为弱小。因此,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百济国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公州)。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四年(公元538年),百济国势更衰,再迁都到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改国号为南扶余。在抵抗高句丽的共同北进目标下,百济国与新罗国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结成了联盟,并共组成联军收复了汉江下游地区。但很快联盟破裂,收复之地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被新罗国所攻占。百济国为了夺回地,又反过来联合高句丽,频繁进攻新罗国。新罗国面对两国联盟束手无策,频频失败,于是向大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正对高句丽的势力不断扩张而反感,更不希望高句丽的有两猛势力的存在,于是应邀出兵干预。大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与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战争中,在新罗国的配合下,于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彻底灭了百济国。百济国灭亡后,领土被新罗国统一。而后,在唐干封元年~总章元年(公元666~668年),唐高宗又令大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唐军与高句丽鏖战,在农历9月彻底灭亡了高句丽。

  灭亡后的百济和高句丽国民被唐朝政府內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位苗氏,以别于当地汉民。在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该支苗氏族人有部分“去草为田”,改苗氏为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沙毕纳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沙毕纳尔氏,汉姓为苗氏,源出蒙古土尔扈特部。

  蒙古土尔扈特部,是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元朝时期重臣翁罕的后裔。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於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公元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额济勒河下游流域(今俄罗斯伏尔加河),自成独立的游牧部落,但仍不断与厄鲁特蒙古各部联系,并多次遣使向清朝政府进表贡。

  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大帝派出图理琛使团,途经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两年后至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到了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遣使吹扎布,假道俄罗斯,历时三年到达北京,向乾隆大帝呈献贡品、方物、弓箭袋等。

  土尔扈特部族人自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不断反抗沙皇俄国的侵略与奴役。公元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著名农民领袖拉辛领导顿河农民起义后,居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土尔扈特人民纷起响应。公元十七世纪末期,土尔扈特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率领部众积极支持巴什基尔人的起义。公元十八世纪初,土尔扈特人民仍不断掀起武装起义,反抗沙皇俄国在伏尔加流域的统治。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农历1月,土尔扈特部为摆脱沙皇俄国的残酷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在第七代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的曾孙)率领下发动了武装大起义,之后,渥巴锡带领着三万三千户族人从伏尔加河东岸出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历尽艰辛,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季来到伊犁附近的塔麻干地方,史称“土尔扈特东归”。

  在土尔扈特部壮烈东归的过程中,沿途遭到沙皇俄国军队的追击、哈萨克部的抢夺,又遇到传染病流行,人畜损失了三分之一。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渥巴锡与副首领诸那颜商定,不能用武力夺取准噶尔,只能做大清皇帝的属民。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秋季,渥巴锡与副首领诸那颜赴热河承德觐见乾隆大帝。

  满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的爱国正义行动十分重视。乾隆大帝对土尔扈特部返归非常赞赏和欢迎,在热河木兰围场的伊绵峪和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宴请渥巴锡等首领,对其部众也给以牛羊粮食、衣裘庐帐,并亲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两篇,立碑于今河北省承德市的普陀宗乘之庙内。

  之后,乾隆大帝分土尔扈特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由渥巴锡统领,分东西南北四路,共十旗;新土尔扈特由另一首领舍楞统领,分二旗。乾隆大帝对土尔扈特部的故旧牧地也作了妥善安排,将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安置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南路,设乌讷恩苏珠克图盟。该盟分东、西、南、北路,各设盟长。同时敕封渥巴锡为卓哩克图汗,授札萨克,领南路,汗号及盟长职务世袭,游牧地在珠勒都斯河流域。其余大小首领也分别给予封爵。

  自元朝时期开始,直至清朝时期,蒙古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教派(噶当派,俗称黄教,即喇嘛教派),将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人,称为“沙毕纳尔”,蒙语意为“归附于喇嘛庙的属民”,后遂成土尔扈特部中部分族人的姓氏。

  沙毕纳尔氏族部分在新疆分为四个旗,主要驻牧于伊犁一带地区,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市特克斯县四个苏木(乡)蒙古族同胞的祖先。

  蒙古族沙毕纳尔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苗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苗氏,源自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赐姓。

  据《赛典赤家谱》记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密征调。以名为氏。

  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后,历代明朝皇帝赐予回族将领许多汉姓:闪、者、白、苗、冶、乌、达、木、金、陕、翦、千、保、卯、张、马、丁、郑、朱、安、薛、禄……等等。

  此后,在回族中即有苗氏一族。苗氏回族今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青海等地。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记载:

  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珲春图们江沿岸)、倭济石(今吉林图们与珲春之间)、绥分(今中俄交界的绥分河流域),其后裔中有议政大臣、江宁将军苗齐纳,在他的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苗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康仪理氏,亦称康吉里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大多冠汉姓为康氏,亦有取汉义为姓氏者,称苗氏。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苗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苗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河南省济源县是苗氏起源地,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济源县在古时被称为苗邑,苗氏族人占全县人口得1.66%,约九千多人。

  苗氏产生后,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先后北越王屋、太行等山,南渡黄河、长江等水,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晋国灭亡后,苗邑先属韩国,后“在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苗邑又属魏国。在这种形势下,苗邑人民为了生计,都纷纷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山西长治)。其中熊轼一支迁潞后,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今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地。据说壶关县北皇村,原名叫贲皇村,因为“贲”和“北”音较接近,后来就演化成北皇村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地区逐步形成了苗氏郡望。苗姓族人在上党地区迅速发展。

  到隋、唐时期,苗氏名人贤士接连涌现,如唐时上党有:官至左相的苗晋卿,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苗发,大历监察御使苗丕,这是壶关县的父子三人。还有苗愔、苗恽、苗恪兄弟三人,相继登科,入朝为官,他们也是壶关人。其他如郡守苗奉倩,谏议大夫苗拯,都是唐朝时期上党名人。众多的苗氏英才,不仅为家族争了光,也为上党添了彩。上党苗氏家族通常使用的堂号叫东阳堂。隋、唐时期是苗姓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上党郡望外,还有东阳郡、济阴郡等地方也形成了苗姓的郡望。《通志·氏族略》说:“苗氏,望出东阳。”东阳的治所在浙江金华,济阴郡在今鲁西定陶县一带。

  宋朝时期,上党地区的苗氏仍很兴盛,名人如:河州节度使苗授,都指挥使苗履,护送隆祐太后南渡的统制官苗傅,他们是出自上党的祖孙三代。他们的后裔随宦游落户生根,苗姓分布的地域更加广泛。南宋时期,山西析城冶方里(今阳城东冶镇)有一支苗姓,迁回到了苗邑故里。他们在济源勋掌村落脚创业,子孙繁衍,后来分支迁到本县东苗店,后又从苗店分迁本县庙街村。济源市目前有苗姓近万人,分布在十几个村庄,但多数都是从勋掌迁出,然后又不断地外迁。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庙街分迁的就有河南偃师、西峡、孟县、新安以及山西垣曲等地。

  元末明初,战乱纷起,苗氏族人又被迫迁徙。据江苏沛县等地《苗氏族谱》载:元末明初,河南永城县东四十里苗桥苗氏家族,分七支向外迁徙:一支迁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支迁夏邑,一支迁江苏沛县,一支迁山东,一支迁安徽,两支迁山西。

  明朝初期,政府从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大规模移民,山西长子县西张堡村苗子实迁到河南武陟县西南大封村。苗子实有四子,长子迁今武陟大司马村,后裔分迁今温县赵堡等地;次子迁今新乡市七里营,后裔分迁南庄、河头等村;三子迁今武陟乔庙,后裔分迁今荥阳市古荥等地;四子仍住大封村,后代迁修武、焦作、温县等地。据不完全统计,苗子实的这一支后裔目前有一万一千余人,仅大封村苗姓就有三千五百多人。另据河南西平县苗堂村《苗氏族谱》载:始祖苗公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西平县苗堂村,后分居于苗张村。河南禹县《苗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一老妪率子、侄四人迁来河南,长子苗立本定居禹县神垕镇,次子苗立家定居郏县苗黄庄,三子苗立诚定居襄县苗府村,侄苗国宝定居禹县白沙村。

  清朝以来,苗氏族人不断向周边省区和海外发展,经过两千六百多年的繁衍发展,至今已遍布全国,总人数达一百多万。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苗氏后裔到海外经商、求学、办企业,有些已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与此同时,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和台湾地区也有不少苗氏族人子孙回中原和故乡寻根谒祖,投资办厂。苗氏子孙不管在国内国外,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苗氏族人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苗氏当今虽不算大族,但其名人却不绝于史书。宋朝有曾经大破鬼章,军功彪炳的大将苗援;讨降生羌、威镇洮西,又与李宪取定西域的名将苗绶等,也是苗氏之中的重要人物。

  分布

  苗姓起源于河南西北,先秦时期主要活动在河南一带。汉晋时期,苗姓东涉河北、山东地区。进入唐朝,苗姓始居山西,并通安徽过长江踏入江苏。宋朝苗姓西移陕西,抵甘肃,南挺江西,居浙江。

  宋朝时期,苗姓约有近6万5千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第一百五十位。全国苗姓主要集中于陕西,大约占苗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山西为中心的苗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苗姓约有1万8千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当时的山东为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苗姓总人口的33%。全国苗姓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山西三省,大约占了苗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北、河南、安徽、湖南等。全国重新形成了以山东为主、西连山西、南牵江苏的苗姓聚集带。

  当代苗姓的人口大约110多万,为全国第155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8%。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苗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河南是苗姓的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苗姓人口的32%。全国苗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这五省大约占总苗姓入口的70%。其次分布在内蒙古、江苏、吉林、甘肃、陕西、黑龙江。这六省又占了苗族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苗姓分布带。

苗姓人群中分布在豫晋、陕宁北部、甘肃西部、青海北部、内蒙古西部、湖北大部、皖苏北部、山东西部和东端、河北西南、黑吉辽东部、黑蒙交接北端、云南中部、新疆西北.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为0.16%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8.8%,居住了大约61%的苗姓人群。在湖北南部、皖苏鲁中部、京津、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黑吉辽西部、湘渝北段、陕宁南部、甘肃中部、四川西北和南部、云南大部、贵州西南,苗姓在人群中分布率大约在0.08%—0.16%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3%,居住了大约27%的苗姓人群。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伊 犁: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那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自古就同新疆和内地息息相关。远在汉朝,伊犁就以“伊列”之名载入史籍《汉书》。

  上党郡:秦时所置,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今山西长子西。

  济阴郡:汉为定陶国,后置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

  堂号

  东阳堂:以望立堂。

  伊犁堂:以望立堂。

  惠化堂:源自唐朝潞州壶关人苗晋卿事。唐李固的《幽闲鼓吹》中,曾记苗晋卿一事。苗公落第归乡,途中遇一老人,自称知未来事。苗公于是问道:“我应举已久,有一第之分吗?”老人答道:“何止此,大有来头,只管再问。”苗公道:“我久困于贫变,但求一郡守,能够得到吗?”老人道:“更向上。”苗公问:“那么按察使呢?”老人道:“更向上。”苗公惊异,再问:“为将为相吗?”老人答道:“更向上。”苗公发怒,说:“将相更向上,难道能作天子?”老人笑道:“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苗公以为事属怪诞,惊出一头汗。后来苗公果然出将入相,唐德宗驾崩,苗公以首辅居摄政三日,应了老人“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的预言。可见命皆前定,安知人间没有第二个苗公?苗氏堂号“惠化堂”由此而来。

  此外还有余庆堂等堂号。

  字辈

  江苏

  江苏建湖苗氏字辈:   “志守咸良德,佳才以振昌”。

  江苏淮阴苗氏字辈:“万如寅东文志光华”。

  江苏宝应苗氏字辈:“定世邦桐(梓)惟,福禄寿喜财,田之宗春依,艳保国长树(恩),作善守祖德,开怀福寿昌,大家春日永,万世焕文章”。

  江苏宿迁苗氏字辈:“玉德殿其法新”。

  江苏赣榆苗氏字辈:“…允运德建明礼…”。

  江苏东海苗氏字辈:“善恒松昌保东”。

  江苏沛县苗氏字辈:“厚德培成宪绪”。

  山东

  山东临沂苗氏字辈:  “文秀富君东,天纪玉传星,俊贵登希恩”

  山东枣庄苗氏字辈:  “德新传兆义 忠厚建怀廷 勤有光荣志 方敬可世平”

  山东威海苗氏字辈:“国宝丰华,延祺承祉,农芹先业,儒习翰林”。

  山东曹县苗氏字辈:“贤德广继,发祥庆丰”

  山东日照苗氏字辈:“玉中为文石现春”。

  山东济宁苗氏字辈:“田征士如树之西恩培仲”。

  山东青岛苗氏字辈:“中京福启春”。

  山东沂源苗氏字辈:“希永兴本传记士衡”。

  山东章丘苗氏字辈:“万士庆长有”。

  山东寿光苗氏字辈:“得洪乃青……”

  山东桓台苗氏字辈:“永敬锡乃”

  山东嘉祥苗氏字辈:“悦先继景怀振兴正旺启”。

  山东兖州苗氏字辈:“贞世如树滋锡恩培宗繁”。

  山东邹城字辈:“安雨庆凡祥” 20世纪80年代新续字辈 “元锡振清宽 厚传衍景端 云深令奉茂 宪科肇士贤k……

  河南

  河南睢县苗氏字辈:“忠孝传家久勤俭绍业远守成克永茂崇学方荣显建国先立志金光照华汉”。

  河南洛阳苗氏字辈:“学正道全理存心安……显明荣庆光昭建传志守克俊崇耀瑞延”。

  河南禹州苗氏字辈:“国之建嵩兹春雨凤槐宗和平谱后真成训业昭大华宣仰德教博爱令范广伟功

  河南沁阳苗氏一支字辈:“金含天庆忠恕立基典常致用瑞增露润恭厚仁义春广潮俊经纬泉周”。

  河南泌阳苗氏一支字辈:“忠信立基 典昌之永”。

  河南宁陵县苗氏字辈:于天希厚爱,在人当自勉,诗书福泽长,忠孝声名远。

  河南新乡苗氏字辈:

  肇源三晋 长发其祥 好善家庆 毓秀克昌

  景先传广 继来永芳 宜树大本 保天之良

  世承宗泽 庭绍清光 振兴洪绪 盛在东阳

  象贤崇德 作新自章 荫子丕立 应衍义方

  出自:河南新乡牧野区前河头苗氏宗祠《六十四派》

  河北

  河北邯郸苗氏一支字辈:“春耕九余三”

  河北衡水苗氏:“肇梦建欣定坦植,万事克斯腾宗书,年广其雨民修正,耘培得华壹天墀,再逢丰秋永增恒,春耕舜用嘉禾兴,清绿轩前思元纪,历传芳声振宇寗”。

  安徽

  安徽砀山字辈:君敬则臣忠希求爱法传

  安徽一支字辈:   心民立同大小

  安徽怀远字辈:万长玉月成梁

  安徽六安:一本庆长青

  安徽阜阳:庆怀青应维世纪永昌

  安徽泗县:文志光华正可庆琰翊枥邵轩

  浙江

  浙江舟山字辈:祗奉大有 裕国安邦 敬承忠德 嘉学传芳 立世永昌

  云南

  云南红河字辈:应怀培景

  辽宁

  辽宁字辈:   近时宝祖太,宗作长春天。连永世德庆,荣锡克占先。秀泉井来芝,成文修凤殿。海信大生振,玖焕会平安。

  辽宁苗氏一支字辈:树丰生兆春

  辽宁铁岭字辈:显德玉成庆兴春景正常全家皆孝善治国乃忠良

  辽宁大连字辈:万新长治国,旭日要东升。仁德振家远,祥云大有兴。

  青海

  青海一支字辈:发培养煜

  台湾

  台湾一支字辈:永得锡乃

  其它

  一支字辈:大克永之万梦然相亭守本田

  一支字辈:怀凤吉士传家保

一支字辈:兴恒希文化廷应大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芈氏;望出东阳。

  ——全联典出苗氏的源流和郡望。

  源出苗邑;系承贲皇。

  ——全联典指贲皇为楚大夫伯棼之子,奔晋,晋人以苗地相赠,其子孙因以为氏。

  惠行魏郡;威震河州。

  ——上联典指唐朝壶关人苗晋卿,字元辅,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政事与教化并行,惠政为人称道。唐肃宗时,任左相,封韩国公。下联典指北宋上党人苗授,字授之,历官供备库副使、西上阁门使,因功任河州知州。跟随李宪讨伐羌族叛乱,威震洮西。宋元祐年间官室保康军节度使。

  惠行魏郡;威镇熙河。

  ——同上。

  长水校尉;龙峰真人。

  ——上联典出汉朝有长水校尉苗浦。下联典出唐朝画家苗龙,失其名,因善画龙,人们以苗龙呼之。后得道仙去。会稽龙瑞宫东南一峰崛起,上平如砥,相传为苗龙飞升处。

  十才列选;两弟登科。

  ——上联典指唐苗发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下联典指唐苗愔以兄弟二人相继登科事。

  七言通用联

  农桑辑要恩泽远;说文声订韵源长。

  ——上联典出元朝大司农丞苗好谦,城武人。勤政善学,官至御史中丞,有《农桑辑要》。下联典出清朝道光年间贡生苗夔字先簏肃宁人。治《说文》,精于音韵之学,撰有《说文声订》、《说文音读表》、《毛诗韵订》、《建首字读》等书。

  草长莺飞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财兴。

  ——此联为鹤顶格嵌苗氏“苗”字的析字联。

  十言通用联

  棣萼联辉,三场科名之盛;词华藻发,十人才子之班。

  ——上联典指唐朝人苗愔,长庆年间进士,他弟弟苗恽、苗恪也相继登科。下联典指唐朝苗晋卿的儿子苗发,擅长写诗,与卢纶、司空曙等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官至都官员外郎。

  义胆忠肝,佥羡真州明府;文华本行,特美太原参军。

——上联典出宋朝名宦苗再成,守真州,慷慨有大志。德佑中文天祥败走真州。再成延入城,与定抗元兵,城陷,不屈死。下联典出唐朝名人苗蕃的事典。

 

  【祠堂古迹】

  济源祠堂

  在济源勋掌老根苗的世居地有中国苗姓最大的祠堂,坐落在勋掌城南大街中段,座南向北,东西长五十米,南北宽四十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祠前照壁溴水,石狮进为上舞台下阙门,天井院池,甬道正祠配房,厢房等群房建筑。正祠内供中祖苗全的神位、巨匾、楹联、圆碑、方碣、石香炉等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氏族庙堂文化。

  勲勋掌城中分布着九庙二寺十八堂两阁一庵,古典建筑,苗祠堂仅次于泰山庙、镇安寺。圆明寺列第四位,列十八堂之首。现有文物存量居庙寺堂阁的第一。拔贡在济源素有“大字苗令图,小字牛兰亭”两大书法家的盛称。祠内他写有“绥吾思成”巨壁大字,照壁石刻“胚胎由楚晋,为王者师为伯左者佐,发达在元明,以爵则了以官则郎”的对联,出其手笔。文溯鬻熊为周文王、武王之师,斗伯比、子文、班椒任楚令尹,贲皇封晋大夫,俱为王伯佐命弼臣的历史。褒扬勋掌苗氏在元明两朝五世,大夫的煌赫门庭。字出于颜而利于颜。他还在村东南高阜上写“魁星阁高壮东南,勋掌城古边西北”语句,是他在村东口文昌阁上又一名联。前有文昌高读雄文,后有祖师却听春秋。较为书法界称道的是“金炉脉延济源县,明月光增勋掌城”泰山庙会舞擞台柱牌联。把济源脉气,勋掌形胜,北齐相介。复姓斛律名光,字明月增建边防关城的考说广而告之。引出另一才子,酒同寅“建此城以御西魏”的结论。拔贡把雄强茂密宽绰精拙的颜体,写出沉稳锋利的书风。劲力倾倒小楷圣手牛兰亭与之深交。除拔贡书法外,祠堂楹柱上还有“动贻燕谋赋瓜瓞共快绵长”、“幽明罔间尚资爼豆焕先猷”、“献袭三陈缅祖德秋更凛霜”、“祖孙相绳曾以簪缨绵世□”等联语。特别是一槐莫虚栽务从根本地培起。告诫祠出后人,动掌苗氏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无关。元明两朝正是动掌苗姓辉煌之世,何来屠村戮人灭族燹祸。妄拉他人作祖?书写时间早与拔贡,属钟繇书派一路,惜无书者姓名,半数遗失难成对,令人遗憾。墙上嵌碣堂中竖碑,石香炉铭辞书法更是流派纷呈竟娆绽放。

  济源祠堂记载

  重农耕,繁人口,八代不闻朝政,至元发奋仕途。苗全、苗立、苗畅一门三大夫。畅子世荣元大都(今北京)佐巡警院使。同治徽州路总管府事 骑尉。苗道一、元代济源名观龙翔宫道士。苗大本明代人,苗畅子、世荣弟,洪武四年探花勒兵部郎中。苗琚、世荣子、世袭骁骑尉。苗森、邑乡贤达,够买山场创修金炉顶庙宇、勋掌田守忠真人修炼登仙遂成。济源名胜至今。苗天印清代人,顺治时任彰德卫千总。苗尔嗣,清代北樊人,顺治丙戌科举人《怀庆府志》编校。苗永魁清代蓼坞人,太学生,例赠承德邦,祠堂立石志德。苗大文,字宏郁,清代蓼坞人,任清河北道清书明吏事授登仕郎。同治四年授承德郎。苗亮采,清代人,乾隆46年府学贡。苗同文,清代人,同治六年旌表忠烈义士,位列县忠义祠第十一位,志有悼词。苗耘奄,清代人,名成东,教育家苗令庚、苗令图之师。县授“詹台雅宜”“共策治安”金匾奖。有“教泽碑”颂其德。苗令图,清代人,光绪丁酉科拔贡,直隶州通判,济源文章书法泰斗。苗鸿宾,清代人,光绪癸己武举。苗世忠,清代人,县忠义祠107名。苗信芳,清代人,县忠义祠第341名。

133518_1549690518431.jpg

  济源市苗氏宗谱序

  轩辕黄帝登天坛祭天战蚩尤《济源县志》开篇即是。赐子苗龙择太行径塞龙发脉中定居循祭盛传民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龙在其数成为帝王人物的专用名称华夏民族的图腾。人为苗氏、土为苗地、庄为苗邑 、政为苗亭。自汉桑钦《水经》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溴水出原山勋掌谷”见书后、苗地苗邑渐隐,一勋掌叫响怀府八县。毛泽东亲批资治通鉴,见169——陈纪三:起召阳协洽晋柔兆,阉茂凡四年,世祖问皇帝下,齐诏书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勋掌殷称国,周作邑,秦汉置亭,北齐筑城,唐宋元明清设镇,共和国建乡扎区,始终保持着一方小都邑的行政建制权利体系,是晋封贲皇食邑于苗以地为姓的所在地。其他书说与此不吻合的外错原因,是清修《济源县志.卷二.古迹.九》勋掌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一作勋掌、魏高欢筑以御西魏《济源县志.卷未.识余.四》“武成帝河清二年四月,斛都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今封门口》西”等失误所致,卷二方向对,人错。卷末方向错,人对。勋掌远在轵关东北四十里,别书对苗亭据志引用自然不准确。《通志氏族略》记苗出自芈姓。查《康熙字典》“苗古文宀目木 ,又姓《晋语》苗棼皇晋大夫”。汉许慎《说文解字》无古 字及其注。说明古 字系苗氏元祖初用字,远在汉前,秦统一文字后改用标准苗字使用至今。考贲皇生于春秋末,东周弱,五伯征的时代。系黄帝后、颛顼支,重黎脉,祝融族、陆终妻鬼方女所生六子,季连半姓,传至鬻熊,博学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师之遂以熊为氏。周封熊绎国楚子爵都丹阳。五传熊渠,僭周称王、又八传至熊仪。是为若敖开始姓斗,斗熊半昭、屈、景同为楚王室公族大姓。若敖娶陨子之女生斗伯比。比亦婚陨女生长子斗谷於菟,表字子文。三楚称子文为最大贤者。次子斗越椒,字伯棼,文子斗班,字子扬,父子、侄叔三代为令尹。班子克黄字子仪。椒子贲皇,因父蒸野漳,筮狙庄王中原问鼎南归,兵败竟陵清河桥被罪族,避祸奔晋。鄢陵等役,楚材晋用功著,晋封大夫,食于苗,更姓苗贲皇。贲皇逝后晋遭“六卿擅权”三家分晋而失国,贲皇官秩家牍随之失考。成为苗氏从战国到唐宋的空断代,形成了豫济勋掌老根苗,晋长治上党郡望苗。鲁定陶济阴郡望苗,越金华东阳郡望苗,四大支系和堂号。

 

  【典故轶事】

  1:楚才晋用

  贲皇,楚令尹伯贲(一作伯棼、子越、斗椒)之子。伯贲兴若敖氏之乱,被灭,贲皇奔晋。晋与之苗地,以为谋主。鄢陵之役,晋军豫备逃退,贲皇说:楚军之良在中军王族,栾书、士燮所将之兵改变行列去引诱楚军,中行、二却所将之军必击败楚左右两军,然后我们集结四军攻其王族,必大败之。晋人从之,楚师果大败。(前575年,楚共王时)对雍子,《左传》记载的是,晋国与雍子以鄐地。彭城之役,晋楚遇于靡角之谷,晋军豫备逃退,雍子却发命于军:“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让该回去的人上路,放跑楚军俘虏,楚军害怕,在夜间溃散。晋国得以将彭城归于宋,楚国因此失去东方诸侯的归附。(前573年,楚共王时)然而同是《左传》,又将几乎相同的事情计算在贲皇身上,《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鄢陵之战,旦而战,见星未已。楚军主帅子反命军吏察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兵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晋人患之。苗贲皇宣令曰:蒐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乃逸楚囚。楚共王召子反谋,因子反醉,楚共王率军宵遁。(前575年,楚共王时)

  2:舔犊情深

  父子关系是人人都有的,也有舔犊情深的。给事中苗粲身患中风话都说不出来,而他的儿子苗缵正赶上要参加进士考试,高考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一年一度,苗粲虽说口不能言但心里却殷切的希望儿子能够考中进士。考试的前一天,苗粲的病情加重,苗缵既想去参加考试又担心父亲的病情随时会有不测,到时候自己如果不在身边那就是不孝将会留下终身的遗憾。于是就在纸上写下了请示报告,询问父亲是否允许自己去考场。当时苗粲勉强能够拿起笔,只能写出最简单的字,看了儿子递过的那张写有文字的纸,他握住笔颤颤悠悠的写下了一个字,这个字只有两画,但意思表达的十分清楚,那就是“入”字。

  得到父亲的许可后,苗缵奔赴考场,而且是一举中第。苗粲子缵应举,而粲以中风语涩,而心绪至切。临试,又疾亟。缵乃为状,请许入试否?粲犹能把笔,淡墨为书曰:入入!其父子之情切如此。其年,缵及第。(出《嘉话录》)

  3:杀驴

  清乾隆年间,海州连续三年大旱,老百姓逃荒的逃荒,要饭的要饭,而官府不管百姓的死活,照旧催粮催款。这天,海州衙门的胡判官骑着小毛驴来到双店找着苗坦之,问他有什么好吃的招待。苗坦之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最好不过啦!可这里连年饥荒,到哪儿去弄呀?”胡判官说:“你是聪明人,脑袋一拍就有办法啦!”说罢,把毛驴交给苗坦之喂料,便挨家逐户催钱粮去了。当天晚上,苗坦之果然端出几大盆香喷喷的驴肉来。胡判官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赞赏说:“你们这地方的驴肉真香!”谁知第二天他要回去,问苗坦之要驴,苗坦之说:“驴不是杀了招待你吗?驴肉倒还剩下一点,你要就给你带回去吧!”胡判官一听跳了起来,苗坦之说:“胡大人,你也知道我们揭不开锅盖啦,却偏偏叫我招待你,还说我脑袋一拍就有办法。我的脑袋都拍疼了,才想起宰掉你的驴子呀!我辛辛苦苦为你宰驴,你还未有给我工钱哩,还好意思问我要驴?”胡判官说他不过,灰溜溜地走了。此后,他再也不敢到双店来了。


家风家训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苗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