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氏渊源

name origin

廉氏是一个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据《姓纂》一书的考证:廉姓,是最正统的黄帝后裔。廉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六位。现今人口约二十万,排在第三百二十七位。

廉氏图腾

【释义】廉,“侧边也。”本义是“仄”,是“广的反义”。堂屋的侧边也称廉,以石砌成,平整修洁,有棱有角。所以廉字的引申为清廉正直。


廉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大廉:廉姓的确是一个十分老资格的中国姓氏,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据《姓纂》一书的考证。廉姓的姓源是这样的:“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换言之,这个古老的姓氏,也是最正统的黄帝后裔。在《史记》的七十列传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神武大将,他的一生,多采多姿,在司马迁的笔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颇的精彩表现,不但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还有一个更积极的意义,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为了一个中国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时,更证明了廉姓的古老。廉氏后人奉大廉为廉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廉允中:维族姓名布鲁海牙;中山人。仕元官廉访使,其子遂因父官改姓廉氏,八世孙允中始占籍苏州,十二世孙序为迁无锡始祖。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玄孙大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根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记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黄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孙名大廉。其子孙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处在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以东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统的黄帝后裔之一。在史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颇,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神武大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上卿”。

  廉氏后人奉大廉为廉姓的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维吾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之以官职名称为氏。

  元朝时期,有一个维吾尔族人(畏吾儿)布鲁海牙,他与大元朝政府友善,当元朝廷封他为肃政廉访使的时候,正好他的儿子降生,人们都恭贺他官拜肃政廉访使(简称廉使),布鲁海牙遂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廉允中,而且还干脆也给儿子卜鲁凯雅取了个汉名叫廉希元。

  今回族廉姓多出自此支。

  源流三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大臣飞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商纣王时期,有个鸟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后,却称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赐予的姓氏,有待进一步考证。鸟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个人叫飞廉。飞廉是个飞毛腿,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恶来,是个大力士、猛将,父子俩都是商纣王的亲信佞臣。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飞廉和恶来都被周武王杀死。飞廉的小儿子叫作季胜,是恶来的弟弟,后来成为赵氏的祖先。这在著名的东汉学者王符所撰著的《潜夫论》中,有比较详实的记载。

  在飞廉、恶来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飞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廉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斗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日强,在楚国军队中,有一名贵族叫斗廉,一直为楚军副帅。他骁勇善战,坚毅果敢,非常受楚国上下臣民的尊敬。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武王熊通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为了分化瓦解汉江以东的各诸侯国,特派遣莫敖屈瑕领兵东行,以期与贰、轸两个附庸国会盟。贰、轸两国的邻国郧国君主闻讯后,认为楚国与贰、轸二国结盟将不利郧国,于是郧侯自恃是“汉阳诸姬”之首,为姬姓君主国,便策动了随国、绞国、州国、蓼国等诸国联合组军,以期截击楚国。

  后斗廉生的儿子中有位著名的季融,因在楚国不得志而仕于陈国,却干出了一番事业。在斗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斗廉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斗氏、廉氏、季氏等。

  源流五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福建泉州清真寺主持夏不鲁·罕丁,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回族廉氏,出自元朝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从西域到福建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艾苏哈卜清真寺(清净寺)的教务。夏不鲁·罕丁的教称,就是被伊斯兰教民们虔诚推崇的“摄思廉夏”,汉义就是“长老”。

  在夏不鲁·罕丁的后裔子孙以及教民们当中,有以其教称官职为姓氏者,汉化称廉氏、夏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满族罕扎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罕扎氏,满语为Hanja Hala,汉义“廉洁、清洁”,世居巴颜和罗地方(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廉氏、清氏、韩氏等。

  源流七

  其他少数民族的廉姓。

  今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廉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廉氏,世代相传至今。鄂西、湘西的土家族姓廉者颇多。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廉姓得姓历史悠久,春秋时有孔子弟子、卫国(都今河南淇县)人廉絜,战国时赵(都今河北邯郸)有良将廉颇,表明在先秦时期廉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等地。

  廉颇虽死于楚地寿春(今属安徽),但其子孙却进入了山西,并在今山西夏县一带落籍,后来逐渐兴旺发达,昌盛为廉姓河东郡望,西汉时其裔右将军廉褒见诸史册,他是山西襄武人,廉褒子廉丹为王莽心腹,曾被赐姓征,其子遂落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其孙廉范显达知名。

  廉姓南迁甚早,西汉有临淮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廉公谔见诸史册,可见廉姓最迟在西汉时已落籍今江苏省境。堂邑毗邻长江,可谓地近今安徽、浙江、江西三省,历魏晋南北朝,廉公谔之子孙逐渐播迁上述诸省。而繁衍于河东郡和京兆郡等地之廉姓也随时光之流逝逐渐分布到了黄河中下游各省及湖北、湖南以及其他江南地区。

  唐宋时,廉姓逐渐播迁到四川、重庆等地,历宋元两代,廉姓分布之地愈广,连福建、广东等省也都有了廉姓人家。

  明初,山西廉姓做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甘肃、宁夏、陕西、北京、天津等地。明中叶以后,有福建、广东沿海之廉姓渡过台湾海峡,进入台湾谋生。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有山东、河南等地之廉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下历民国而今,廉姓分布之地愈广,连西南之地亦有廉姓入迁。

  分布

  宋朝时期,廉姓人口稀少,不足1万,江苏是廉姓的主要集聚之地。

  明朝时期,廉姓人口仍稀少,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湖南、河北等地。

  当代廉姓的人口大约有20万,为第327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南、山西、河北、辽宁等省,河南为当代廉姓人口第一大省,居住了廉姓总人口的一半。

  廉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豫鄂湘、山东大部、河北南部、晋陕大部、宁夏中部、甘肃东端、重庆大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北端、江西西部、安徽大部、江苏北部,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3%以上,这部分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6.4%,居住了大约75%的人群。

  具体分布

今天津市的宁河县、河西区,山东省的阳谷县、费县、滕州市、平邑县、临沂市费县、文登县、青岛市即墨县、济南市平阴县、菏泽市单县、济宁市邹城市、利津县,汶上县宗祠,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沧州任丘市,承德市围场区、安平县、涞水县、武安县、易县、唐山市迁安市、保定市、石家庄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通河区、尚志市延寿县、哈尔滨市、绥化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卢氏县、沁阳县、商丘市睢阳区、南阳市新野县、洛宁县、鹤壁市,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海城市、大连市、朝阳市、葫芦岛市、本溪市桓仁县,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海拉尔市、兴安盟,山西省的长子县、永济市、和顺县、镶汾县、朔州市,江苏省的盐城市,陕西省的西安市,云南省的宣威市,湖北省的恩施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江西省的上饶市波阳县、余干县,安徽省的明光市、太和县,亳州市、涡阳县,浙江省的长兴县,广东省的珠海市,湖南省的沅陵县,福建省的莆田市,韩国等地,均有廉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堂号

  河东堂:以望立堂。

  信平堂:典出战国时廉颇。廉颇为赵国上将,战果累累,封信平侯。

  宗孟堂:典出元朝时廉希宪。廉希宪出自畏吾人,19岁为帝侍卫,又爱读《孟子》,曾以“性善”、“义利”进言,深得帝信任,喜称为“廉孟子”。以平章政事治理荆南,政绩斐然,受民爱戴。

此外,廉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天心堂、孔戒堂等。

  字辈

  山东

  1)聊城阳谷廉庄:据其家谱记载(或传言)1388年迁民时一起迁来了兄弟三人分别叫廉增廉整廉正,一人落脚到平阴一人落脚到腾洲一人落脚到东昌(即聊城)。因此我们和平阴及腾县的廉姓属于同宗,祖为整(立宪裕光生,弘化继世宗,丕振兴邦志,泰安永乐成

  2)山东省平阴县:138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民时一起迁来了兄弟三人分别叫廉增廉整廉正,廉整落居聊城,廉增落居滕州,廉正落居山东省平阴县,正为廉颇三十八代,自廉正来平阴为一世,正以下一十六代,一十六世各世辈份字分别如下:(无辈分字的用“O”表示,两个字的用括号加注,字占后面的用×字表示)1.O,2.O,3.世,4.O,5.志(仲),6.茂(思),7.永(九),8.O,9.文,10.国,11.O(素),12.士(有),13.×堂,14.×清、(公),15.金,16.培,自一十七代后续六十辈:宝(肇)兴德立、裕庆光宗,学成道广、绪振家声,诲祺延逊、树华医松,钧景怀汝、敬书化平,锡建洪祥、允凤吉同,恒廷克瑞、天伯子明,东殿效慎、传守乐令,治顺恩仲

  3)藤县一支:祖为增 山东平邑廉氏字辈, 费县、安徽 蚌埠 江苏沛县、徐州:“汝、玉、崇、继、丕、德、茂、士、吉(志)、开、荣、光、克、修、心、政、洁、介、慎、嘉、言、章。 (以上三支属同宗)

  2、山东即墨廉氏字辈:一世祖:“友”昭勇将军,原籍江西饶州府馀千县

  二世祖:“高”昭勇将军,洪武二十一年奉旨筑鳌山卫城。

  三世祖:“清”世袭指挥佥使,明威将军。

  四世祖:“忠” “恕” “志” “懋”

  书,洪,天,中,少,福,元,希,长

  “ 化行维守法鸿功在继宗德修遵祖训义方振家声顺昌瑞吉祥泰和升春荣

  3、山东济宁、菏泽单县: 清、刻、立、贵、加、秀 , 刚,凤、业、丙、吉、光

  4、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喻屯村:体际玉辛成德克明俊 存仁立本常 兴隆正事瑞 激善兆培祥

  5、山东德州:大孝经常道英要四朝端

  6、山东潍坊、临沂莒南县:一世祖(廉高美。廉高贵)高,聚,乙,方,继,成,圣,仕,风,相,桂 情

  7、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李田楼乡廉庄村:房山文山培,彦宾窜草良,圣字炎继续,贤民其瑞昆

  8、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汶上镇廉街村:X X X 邦 X 应 X 克 X 汶 X 孟 鸿 奉 贤 恩 锡 萃 毓 秀 瑞 钟 恒

  9、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七屯村:一世景、二、同、 富 学 文 凤 振 长 玉 春,秋,传,盛,世,祥,禄,双耀,祖

  河北、天津:

  1、天津宁河县 大、会、国、长、宝、玉、世、广、永、其、振、家、祥

  2、河北黄骅市常郭镇:道 天 文 武 全 作 大 振 士 龄 林 金 月 明 德 国 家 宝

  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河西镇常屯村:宝,金、玉、永、海、庆、友、志、树、培、明

  河南

  1、焦作 一世 肇 二世 基 三世 。。。。八世守 九朝 十如十一治十二伏十三有十四成十五士 兴 兆 全 启 征 文 学 永 生 万 世广

  2、河南唐河廉氏字辈:“荣华(发)富(金)贵万年春”

  3、河南驻马店:世,万,登,志,咏,国,卿,清,明,文, 广,传,书,德

  4、河南鹤壁廉氏字辈:“山克思振

  5、河南武陟县交斜铺村 、沁阳市王庄镇、辽宁沈阳:廷维锡敬大,学可克有用,令德文纯又

  6、河南商丘:清铭传家乐时虚绍继广英正振华兴;商丘市民权县:清明传家乐 英正振华兴

  【系138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民至】乃廉颇之后

  7、河南省濮阳

  1)江苏省沛县,(河南省濮阳县巴公镇廉巴圈迁).世、翔(鸿)、宏、图、启、瑞、坤

  2)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梁庄乡杨柳庙村:广、太、庆、盛、世、鸿、翔、起、瑞、坤、继、建、立、华、志、英、杰、寿、禄、安

  辽宁

  1、朝阳:启镱圣洪福 永学宝德清 殿臣树风久 家国世文明 兴宗先兆如长

  含墨书山振万邦 天到石中召集广 景云庆雨配金祥

  2、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丹东市:景文维守法,洪共再继宗,祖德恩泽永,忠愿传家风(即墨一支)

  广西

  1、广西钦州(福建迁):允守典型承四择.,.,,宏开基业振家声

  2、广西玉林博白浪平镇(福建迁):宗成绍世业,文宇振家声

  湖南

  1、怀化市、沅陵县清浪乡、廉家湾村:国正天心顺,官清世道荣,班家传圣子

  安徽

  1、安徽涡阳龙山北大廉庄 维、 运,正,继,金,成,保

  2、明初从山东枣林庄(此村今名“安邱府”)迁安徽太和县廉氏排辈:利、家、玉、大、中、永、在、金、广、怀、月、尚(静)、殿、明、文、建、国、洪、福、润、培、振、云 、启、康、顺、军

  山西

  1、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宁固镇左家堡村:正、首、山、玉、文 大、天、世、光、鉴 树、滋、恒、培、本 家、昌、广、泽、仁

  其他

  1、廉氏一支字辈:“育登永章生少”

  2、文亭武登庆 广茂德士兴 惠重清时起 万古英耀宗

  3、战国振世宝 立正建业长 宗族相和睦 龙凤呈吉祥

  4、 哈尔滨通河、金河(山东莱阳迁):海世达俊广,捷径万枝荣

5、春、汉、朝、正、文、玉、忠、国、定、传、家、道、德、成、世、守、全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高阳;

  望出河东。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廉姓的源流和郡望。

  贤同孟子;

  名并史云。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大臣廉希宪,字善甫,畏吾儿(古“维吾尔”的汉译)人,布鲁海牙的儿子,因熟习儒家经典,人称廉孟子。宪宗时,随忽必烈进攻南宋的鄂州,宪宗死后,劝忽必烈北返争夺帝位。后来镇守关中,平定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因功升任平章政事(副相),扳倒权奸阿合马。元军占领江陵后,他行省荆南,禁绝豪夺,流通商贩,推广经籍,很受百姓爱戴。下联典指西汉堂邑人廉公谔,任莱芜令,有政绩,百姓唱道:“甑釜生尘鱼,境内安以乐。昔闻范史云(见《范姓宗祠通用联》注),今见廉公谔。”后历官司农少卿、滑州知州。

  信平良将;

  叔度赞歌。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长平之战中,坚壁固守三年,因赵孝成王中了秦军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以致大败。后战胜燕国军队,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不得志,出奔魏国,住在大梁,又曾到楚国为将领。下联典指东汉京兆杜陵人廉范,字叔度,曾在京城跟从博士薛汉学习。明帝时,薛汉因故被杀,许多老朋友都远远地躲避起来,只有他一个人前去收殓,从此以侠义闻名。后举茂才,历官云中、武威、武都太守。章帝时,任蜀郡太守,百姓唱道:“廉叔度,来何暮(说他来得太晚了)。……昔无襦(短袄),今五裤。”晚年回家乡后,把自家的田地、粮食都赈济给宗族及朋友,被人称为好义。

  山阳博士;

  信平相国。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画家廉布,山阳人。擅画山水,尤工枯木丛竹,奇石松柏。本学东坡,青出于蓝。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将领廉颇,以勇敢善战闻名诸侯。公元前251年,大破燕军,封信平君,为相国。

  御呼亚圣;

  乐跃蕤宾。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初廉希宪,维族。初为忽必烈谋士,因好经史,尝以孟子性善、义利之旨为对,世祖呼为“廉孟子”(亚圣)。善谋虑,有战功,官至平章政事。下联典指唐代乐工廉郊,师于曹纲。尝于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出岸。有知之者曰:“乃蕤宾铁也”。

  七言通用联

  惠政兴歌于襦裤;

  清风并驾于史乘。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京兆杜陵人廉范典故。下联典指西汉堂邑人廉公谔典故。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本学东坡,青出于蓝;

  从师孔门,庸化为贤。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画家廉布。下联典指春秋时卫国贤士廉洁,字庸,一字子操,孔门弟子。

  毓秀贤人,光显作城侯爵;

  钟灵循吏,政兴蜀郡民歌。

  ——佚名撰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人廉洁。下联典指东汉云中太守廉范,父遭乱客死于蜀,范年十四、五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后官云中太守,旋迁蜀郡,善政好义,百姓歌之。

 

  【祠堂古迹】

  廉颇墓

  廉颇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西孙庄村廉颇路,距主城区12公里。还修建了廉颇祠、立碑、雕像。相关景点有蔺相如墓、回车巷、七贤祠等。

  廉颇在邯郸几十年,在邯郸周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如:串城街的将相和遗址回车巷;邯郸市邯郸道内的廉颇将军府;邯郸西南的“廉颇墓”;邯郸市廉颇墓附近的廉颇祠;丛台湖水北岸的廉颇祭祀重地“七贤祠”。这些成为后人缅怀先贤,启迪心灵的珍贵古迹。

0df3d7ca7bcb0a46d1caa0ed6963f6246a60af7d.jpg

  将相和遗址:回车巷

  蔺相如回车巷,位于邯郸市丛台区串城街街区,为战国时赵邯郸内城南门里路西。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回车巷呈东西走向,巷宽2.3米,为古代一车之距,巷深约300余米。

  回车巷在此处,历史上的地方志多有记述。据明·万历《邯郸县志》载:该巷于明代万历十二年,邯郸知县肃察曾在巷墙上镶有“蔺相如回车巷”石刻。宽0.97米,高0.49米(1957年修民房时将石刻取下镶在水泥座内,文革中被毁)。

  清·雍正《邯郸县志》亦载:“回车巷,在南门里。世传蔺相如引车避颇于此,故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杨肇基撰《邯郸县志》中也有回车巷在南门里的记载。现回车巷东头南侧,于1981年,由市政府拨款在原墙镶石刻处建一碑坊。该坊背依西墙,双檐青瓦,石柱擎顶,青石为基,通高4.5米,南北宽2.3米,进深0.55米,基宽0.75米。坊内置放回车巷纪念碑,碑高1.63米,宽1.1米,厚0.27米。汤振宇撰文,李守诚书丹,张水旺镌刻。碑坊两檐之间上面墙面上镶有石刻横额“蔺相如回车巷”六字,为原河北省省长李尔重书。

  邯郸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将回车巷所在地的原赵国古“御街”规划为古赵文化一条街。该街从邯山书院始,到南门外菜市,全长约2华里,已陆续启动建设。现除回车巷东段已全部完成古院落重建外,并将其对面辟为20米×15米的回车巷文化广场。广场西与御街相通,东、南、北三面古式两层楼阁已建成,为书画,工艺、文具、赵特色纪念品等商行。

  串城街廉颇将军府

  廉颇将军府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道(串城街),是复原的景观。串城街位于邯郸市丛台区,是一条战汉风格的历史街区。是古代邯郸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武灵阁、玉皇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将军府、学步桥、慈禧行宫、邯山书院、张国彦宗庙、王琴堂故居、赵阙、清真寺、河北银行旧址、骑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观荟萃。

  廉颇祭祀重地:廉颇祠

  廉颇祠在廉颇墓旁边。内塑有廉颇像,墙壁绘有完璧归赵、秦王击缶、负荆请罪、小巷回车等壁画。

  廉颇祭祀重地:七贤祠

  七贤祠,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的丛台公园内古丛台北侧,面南而立,是为战国时期赵国的七贤而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三忠祠”和“四贤祠”。三忠即救赵氏孤儿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四贤为廉颇、蔺相如、赵奢和李牧。

  七贤祠的入口是阁楼式建筑,敞开着的朱红大门透露出祠内的几分庄严,祠堂门口还有两处铜色狮雕,祠内便是七贤的彩塑及人物的简介,七贤的彩塑一字排开,供人敬仰,而墙壁的东西两侧则是家喻户晓的七贤事迹,即赵奢的“秉公执法”,廉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以及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的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等。这七贤既是古代赵国的骄傲,也是而今邯郸人民的骄傲。

  《廉颇墓—题于广平府邯郸县南》

  (清)王佩兰

  气吞六国扫群雄,能使相如拜下风。

  百战边关摧劲敌,千秋日月照孤忠。

  老成持重兵容肃,权佞交谗计划空。

今日荒坟凭吊处,摩挲青史蔚丰功。

 

  【典故轶事】

  1:一篓油水饺

  一篓油水饺是河北省邯郸市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相传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在赵邯郸南门外开一肉包铺。有一天,赵大将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遥远闻着肉包香味,廉颇闻着香味赶到肉包铺店,见食客尝在嘴里,赢得了食客的好评,生意大为单位很好。

  当廉颇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大将军就毛了,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

  从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李氏后人继承了“一口油”的精心制作,成品汁液丰富,包裹馅心,吃时流油,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传至至今。

  2:成语故事——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劳苦功高,为赵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廉颇外出,在邯郸城回车巷远远看到蔺相如,他命车夫把车驾到路中,丝毫不给蔺相如空隙,蔺相如却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邯郸城,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3:东汉廉范厚德重义

   廉范东汉杜陵人(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字叔度,为人厚德,行孝重义,受业于薛汉门下。汉明帝永平初年陇西太守邓融,赏识他的才德,备礼请廉范到郡衙当功曹史(主管选署功劳)。恰在此时邓融有失职事件,被州牧所举发,廉范知道邓融之罪无法脱解,于是托病请求离去,由此邓融对他深为恨怨。

  廉范离开郡衙后,便到洛阳,变更姓名,屈身谋求充当一名廷尉狱卒,这时,邓融果然被判罪下狱,廉范便在狱中左右服侍,尽心勤劳,以报邓融知己之情,邓融发觉他的相貌很像廉范,但不敢确认,于是问道:「你怎么很像我以前的属下功曹史呢?」廉范呵斥说:「你困厄狱中莫非老眼昏乱了。」自此以后,就不再说别的了,后来邓融刑满出狱,困苦生病,廉范仍然跟随身边孝养侍奉。直到邓融去世,廉范终竟不表露自己的身份,亲自尽礼送丧。到南阳安葬完毕,而后离去。

廉范的受业师薛汉因楚王谋反事件牵连被杀,亲朋学生,都不敢前来探视,唯有廉范却冒死前来收尸安葬。汉明帝闻知大怒,召廉范入朝,痛加斥责,廉范说:「臣愚鲁急直,以为薛汉等已被诛杀,实因不忍师生之情而来收尸安葬。」皇上闻言感动,于是赦免其罪,从此廉范的名望显扬天下,不久被荐举为秀才,数月后又升为云中太守,后又官为蜀郡太守,为官勤政爱民,人民安居乐业,深得百姓敬仰。


家风家训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廉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