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渊源

name origin

陶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得姓始祖为上古圣帝之一唐尧,唐尧又称陶唐氏,其后一支便以陶为姓。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三十一位,现今陶姓在中国大陆人口约二百一十多万,排在第八十三位。历史上,陶姓名人辈出,为丰富和灿烂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陶氏图腾

【释义】陶是从“匋”和“阝”演化而来的。古时候,匋就是现在的陶器,是瓦器,是从土窑里用火烧制而成。


陶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官名“陶正”,其地被后世称为陶丘。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在尧帝的后裔,以先祖原居地为氏,称陶唐氏,后简为单姓陶氏、唐氏。故陶氏以尧为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陶河清:字涟漪,号景山。宋开宝时授应天巡捕,从曹彬破贼有功擢滇州刺史,宋建隆元年庚申八月十五子时生,宋明道元年壬申七月初九已时没,葬宁邑七都五区罗溪寺对岸山喻氏屋后子山午向碑墓记。配:陈氏,宋开宝八年乙亥二月初一未时生,宋天圣三年乙丑十二月二十午时没,葬宁邑七都五区罗溪寺后山丙寅山申向。子一:嶽降。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伊耆氏,出自远古时期尧帝衍居地陶,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记载,远古时期的尧帝,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

  尧帝初居于陶(古济阴,今山东定陶),以制作陶器为业,官名“陶正”,其地被后世称为陶丘。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

  在尧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原居地为姓氏者,称陶唐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陶氏、唐氏,皆为非常古早的姓氏,陶氏读音作táo(ㄊㄠˊ)。

  陶氏族人大多尊奉唐尧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偃姓,出自远古东夷族首领、六安国始祖皋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玄鸟(乌鸦或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叫做大业。大业娶黄帝父亲所属的少典氏族之女女华为妻,生子名叫繇,即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皋陶。

  皋陶,名繇,字庭坚,亦称咎繇、皋繇,是东夷少昊之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属于偃地,舜帝因而赐皋陶为偃姓,后为东夷族首领。

  皋陶在舜帝执政时期被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士师(最高司法长官),传说其长相为青脸鸟嘴,铁面无私,是古代传说中最公正的法官。他饲养有一只独角羊,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皋陶审理案件,遇到疑难时就牵来神羊,神羊只用其独角触有罪的人。

  皋陶在世之时,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的公琴之地封给其后裔,称皋城(今安徽六安),今安徽省的六安市仍有皋陶墓,春秋时期的英、六等国皆是皋陶的后人。

  在史籍《史记·帝王世纪》中记载,皋陶在掌管司法时,称其职为称理正,创造了“划地为牢”的监押制度,成为最初监管犯罪之人的囚禁场所,中国从此开始有了监狱。而造狱的先驱皋陶则被尊为狱神,被数千年来上下监狱尊立为狱神。

  皋陶与尧、舜、禹同被后世尊为“上古四圣”,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又是远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他的“法治”和“德治”思想,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由于皋陶始创理正之职,因此后世历朝历代的最高司法机构皆称大理寺,并由此诞生一支李氏,皋陶成为李氏始祖。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以始祖皋陶为荣,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特地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

  在皋城的皋陶后裔子孙中,有一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殷商时期即称皋陶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陶氏、皋氏,世代相传至今。

  特别要说明的是:源出皋陶裔脉的这一支陶氏,正确读音作yáo(ㄧㄠˊ),今读táo(ㄊㄠˊ)亦可。

  源流三

  源于己姓,出自夏朝末期大臣昆吾,属于封邑名称以为氏。

  昆吾,原是上古时期一个地名,今史学界一般认为其地最终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南一带,为夏王朝末代君主夏桀之臣陶正的封地,这位陶正以邑为命,称昆吾。在典籍《诗经·商颂·长发》中记载:“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在史籍《路史·后纪》中也记载:“颛顼娶滕奔氏之女曰娽,滕奔,即胜濆。昆吾者,颛顼之后也。”

  颛顼的后裔吴回在帝喾高辛氏时期成为南方的部落首领,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今山西安邑),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称昆吾氏。

  传说,昆吾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任陶正。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记载:“昆吾,圜器也。”圜器,就是陶壶,因此“昆吾”的原始本意就是“壶”的别称,“昆吾”用来比喻圆形物体。在后世中,有传说的神兵利器“昆吾剑”,在古代十大神兵之中排行第三,乃剑中之祖,据说是由盘古氏第八代始祖的脊椎骨所化。真正的“昆吾剑”,根本就没有剑刃,剑体浑圆,合“昆吾”之意,只不过剑端尖锐,因此,昆吾剑实际上就像一把特大号的锥子,俗称铗。

  据史籍《左传·昭公十二年》中的记载,楚灵王芈围曾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说明了许昌曾是昆吾的封地,筑宅于斯。不过,在《左传·哀公十七年》中又说“卫国有昆吾之观。”春秋时期卫国的昆吾之地在今河北省的濮阳县。当初商汤王朝兴于今鲁、豫之间,商王朝的缔造者汤先平定了、河北、河南的北境,然后向南攻击夏桀。夏桀败后,向东南方向的安徽巢湖地区逃走。按夏桀不向西北走而向东南逃,显见当时中原地区的伊、洛以西之地还未开辟。因此,远古昆吾当在今山西省安邑一带,后迁至今河北省的濮阳县,最后迁于河南省的许昌市一带。

  在夏王朝被商汤所灭之后,昆吾的后裔子孙以先祖职业为姓氏,称陶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正确读音作táo(ㄊㄠˊ)。

  源流四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著名七族中的陶氏,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篡》、《风俗通》等的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七个著名的氏族,分别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

  陶冶,即指陶器制作工匠与窑工,原为掌握此项专业技术,役使奴隶进行生产的低级贵族。其时,该七族中即有以职业为姓氏者,称陶氏。

  到春秋时期以后,凡在从事陶器制作业的职业工匠、庶民中,皆有以“陶”技为姓氏者,称陶氏,读音作táo(ㄊㄠˊ)。

  源流五

  源于虞姓,出自远古舜帝裔孙虞阏之后,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篡》记载:相传,舜帝把部落首领禅位给大禹后,大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度,自己继承帝位,建立了夏王朝,之后把先舜帝王族后裔封于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因此舜帝之后裔多以“虞”为姓氏。

  到了西周初年,舜帝的裔孙虞阏因其父虞思曾官至殷商陶正,故而虞阏也被任命为陶正,继续管理陶质器物制作,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称陶氏,正确读音作táo(ㄊㄠˊ)。

  源流六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宰相魏冉的封地陶,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魏冉,全名为芈魏冉,楚国贵族,随姐姐芈八子嫁给秦武王嬴荡时到秦国,芈八子是楚怀王熊槐的女儿。由于楚怀王早先给魏冉的原封地在穣邑(今河南南阳邓县),故号穣侯。

  周郝王姬延八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武王无子,由异母之弟嬴稷(嬴则)继位,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五年,逝世于秦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三十年后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由其孙子赢政统一了中国。

  魏冉是秦昭襄王的生母芈八子的异父之弟,即秦昭襄王的舅舅。在秦武王暴死时,秦昭襄王年纪还小,当时王位争夺激烈,是魏冉采用了铁血手段,残酷诛杀了所有政敌,才使他的外甥嬴稷得以即位。之后,芈八子成为秦宣太后,主持国政,魏冉被封赐陶邑(今山东定陶),这在典籍《战国策》中有记载:“秦客卿造谓穰侯曰:秦封君以陶。”

  影响和支撑秦昭襄王政权的最重要三栋梁,就是舅宰魏冉、大将白起与丞相范睢。

  从周郝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开始,魏冉数度担任当秦国宰相,掌握大权。魏冉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天才,对秦国开疆拓土有很大的贡献。是他大力推荐白起当秦军大将,向南攻取鄢城、郢都。而自己采取向东与齐国和解的策略,使周边诸侯国君屈服归附。秦国所以迅速强大,魏冉功不可没,人们可以在《战国策》中看到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在秦昭襄王执政前期,国家大政基本上由秦宣太后把持,由魏冉、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嬴显、泾阳君嬴悝这四人掌握实权,秦宣太后通过这四人径自号令天下。

  但是,魏冉为人独断专横,就连出使外国回来后,也从不向秦昭襄王汇报。他仰仗着扶持秦昭襄王的功劳权势,随意压制各附属诸侯国,甚至任意使用秦国的国书,随意调动秦军攻击一国或任何地方,一时沒有哪支军队敢拒绝其调置。每当秦军战胜时,战利品都先送到他的封地陶邑去。有这样的宰相做榜样,芈戎、嬴悝也都横行专断、肆无忌惮,嬴显甚至来去自由,对秦昭襄王也不理睬。

  应当说,魏冉的一生是真正效忠秦国、总是为秦国利益打算的,对秦国的强大有盖世之功。然而,再大忠心和贡献都不能允许“专权横行,骄傲贪暴”,而魏冉的这一致命伤误恰恰被秦国另一位重臣范睢抓住。

  这时的范睢已取得嬴稷的信任,逐渐由原来的客卿地位转为掌握实权。在周郝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66年),范睢向嬴稷痛诉魏冉“专权横行,骄傲贪暴”罪过,并严肃剖析臣权过重的后果:“臣僚如果受到过分的依赖,享受特权,君王就变得非常卑下……现在,从最低级的官员到中央各部门首长,以及大王您的左右侍卫,几乎全是宰相魏冉的党羽,每每想到大王在政府中那么孤立,便禁不住替您汗流浃背。一旦您不幸死亡,主宰秦国的恐怕就不是您的子孙啦。”

  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建议,开始削弱魏冉权力的举措。周郝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秦宣太后芈八子逝世,魏冉立即被解除全部朝堂职务,被迫返回他的封地陶邑去养老。之后,秦昭襄王立即任命范睢当宰相,封为“应候”,采用其“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

  在魏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陶氏,读音作táo(ㄊㄠˊ),与芈姓熊氏、魏氏、穰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期唐谷避帝讳而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据史籍《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记载:宋朝初年有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今陕西彬县),原姓唐。

  陶谷,公元903~970年,原名唐谷,出生在唐昭宗天复三年。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纷乱时期,原唐朝沙陀部人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称后晋高祖皇帝,唐谷为避石敬瑭名讳,改姓为陶,称陶谷。

  北宋初年,陶谷曾出使南唐政权,时南唐国力弱小,因而陶谷态度傲慢,在南唐后主李煜面前出言不逊。南唐大臣们十分愤怒,便设下一个圈套:派宫妓秦兰扮做驿吏之女去引诱他。结果,原本盛气凌人的陶谷,一见到温婉美丽的秦兰之后,不禁为之邪念萌动,曲意奉迎并赠词讨好,变得庸俗不堪,遂败慎独之戒。

  几天后,南唐后主再次设宴招待陶谷。陶谷一转脸,再次摆出了正人君子的派头。南唐后主举起酒杯,令秦兰出来劝酒唱歌,其歌即是陶谷所赠之词,顿时整得陶谷面红耳赤,狼狈至极。

  明朝时期,唐寅特意绘有一幅“陶谷赠词”之画,在画中,人物刻画工谨微妙,陶谷拈须倚坐榻上,旁置笔墨纸砚,前面燃着红烛。秦兰则束发高髻绣襦罗巾,坐弹琵琶,情态生动逼真,正是赠词前后的情景。背景之树石、竹蕉、盆花,乃至坐榻、画屏也都精心刻画,不独布局得体,设色秀妍,而且理趣兼优,形神俱佳。画面右上有唐寅题诗:“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诗情画意,寓意殊深。

  陶谷的后裔子孙,皆随陶谷改唐为陶,世代相传为陶氏,又成陶氏的一支,读音作táo(ㄊㄠˊ)。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唐古尔氏,亦称托库尔氏,世居科尔沁、毛家屯。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通古斯语为Tanggur,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妥氏、托氏等。

  ⑵.蒙古族陶佳氏,世居伊苏、察哈尔。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o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

  ⑶.蒙古族陶国浑氏,亦称陶郭混氏、陶古浑氏,是蒙古巴尔虎部的一个分支氏族,原居蒙古喀尔喀地区(今蒙古国)。在明末清初,巴尔虎部被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所控制,后因不堪遭受蒙古大汗噶尔丹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人万余摆脱其控制后南下,游牧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一带。到了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朝庭议,康熙大帝下诏,将巴尔虎蒙古全族移驻至盛京地区(今辽宁沈阳),其中的陶国浑氏族人奉命驻守凤凰城(今辽宁丹东),他们在后在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自称满州蒙古第九旗。清朝中叶以后,陶国浑氏族人大多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陶”为姓氏。

  ⑷.蒙古族扎哩特氏,亦称查礼特氏、扎勒楚特氏,世居乌喇特。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r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秦氏等。

  蒙古族陶氏读音皆作táo(ㄊㄠˊ)。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绰罗氏,亦称绰络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卓鲁部,满语为Colo Hala,汉义“名号”,世居黑龙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

  ⑵.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陶寇洛氏,陶库尔氏,陶侯咯氏等,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世居虎尔哈、乌拉、叶赫、松花江、喀穆、奥里迷、毕瞻、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托氏、妥氏。

  ⑶.满族托勒佳氏,满语为Tolgiya Hala,世居齐齐哈尔,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郭氏等。

  ⑷.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唐氏等。

  ⑸.满族托谟氏,亦称托牧氏、托诺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帖暖部,满语为Tomo Hala,世居伊巴丹、哈达、叶赫、齐齐哈尔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乔氏等。

  ⑹.满族托里氏,亦称托立氏,满语为Tori Hala,汉义“神镜”,世居黑龙江沿岸,清朝晚期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

  ⑺.满族鄂岳氏,亦称鄂约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斡准部,满语为Eyo Hala,汉义“地窖”,世居叶赫、哈达、锡伯里城,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赵氏、鄂氏等。

  ⑻.满族尼拉氏,亦称那图拉氏,满语为Nila Hala,世居叶赫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

  满族陶氏读音皆作táo(ㄊㄠˊ)。

  源流十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达斡尔族达尔陶氏,亦称多尔托尔氏,世居黑龙江伊敏、呼兰等地。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rta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陶氏、达氏等。

  ⑵.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陶氏。

  达斡尔族陶氏读音皆作táo(ㄊㄠˊ)。

  源流十一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瑶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陶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陶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

  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大司马、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

  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之地者。

  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作为明初另一大移民聚集地的江西瓦屑坝,陶姓北迁安徽、湖北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

  如今,陶姓分布以安徽、江苏、湖北为多,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陶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陶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和南部向华中回迁成为陶姓迁移的主流。

  分布

  宋朝时期(960—1279年),陶姓大约有16.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2%,排在第八十一位。陶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陶姓人口的44.1%,其次分布于江西(19.1%)、江苏(11.9%)、广西(11.9%)、安徽(4.4%)、湖南(4.4%),再次分布于陕西、福建等省。

  明朝时期(1368-1644年),陶姓大约近2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1%,排在第七十二位。陶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陶姓人口的24.5%,其次分布于江西(11.7%)、江苏(11.7%)、广西(10.9%) 、湖北(7.2%)、安徽(6.8%)、湖南(4.9%),其余的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河北、山东、陕西、福建、广东、河南、辽宁、山西等省。

  现代陶姓的人口约210万,排在全国第83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占23%,湖南、安徽、湖北、广西、江西等省区也较多,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次之,北方、华南地区较少。

  如今,陶姓列全国83位,人口近280万。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现主要集中于安徽、云南、江苏、四川四省,大约占全国陶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西、重庆、湖北、湖南、广西、河南,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安徽为陶姓第一大省,约占陶姓总人口14.5%。

陶姓分布很广,但分布不均衡。在浙沪、皖苏大部、河南东南、湖北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云贵桂、川渝南部、湖南西南和东北部、广东西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黑龙江西南、吉林、内蒙古东部,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0%的陶姓人群。在皖苏北端、鲁豫大部、川渝鄂大部、陕甘南部、宁夏、青海东南、新疆西北、广东大部、海南西部、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北、辽宁,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陶姓人群。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国,后改为郡,治所在济阳(在河南省兰考东北),领济阳、考城(今民权县东北)诸县,辖区相当于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古地名。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隋朝灭后陈后废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朝政和年间升为镇江府。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位于江苏溧阳旁边,紧靠长江。

  浔阳郡:西晋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浔阳堂:以望立堂,亦称九江堂、江洲堂、河阳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润州堂、丹杨堂。

  五柳堂:典出自晋朝陶渊明。陶渊明为彭泽令,性清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作《归去来辞》归隐。在门前栽了五棵柳树,称“五柳先生”。

  彭泽堂:同上。

  字辈

  陶渊明嫡系后裔字辈:“聪文之国金元宗天玉成其余思正大”。

  安徽淮南陶氏字辈:“肇祖渊源深徒寿著簪缨绩善贻辉久存仁有余馨训庭崇礼义宪法在纶经守政维敦益谦祥永致宁育才铸国栋依闾奉双亲圣贤高德尚诗书丹桂尊同宗拾万户支派百亿名耕读居皖北文风泽士林公忠传世远五柳震家声香火乾坤大绵延荫子孙”。

  安徽宛陵、当涂陶氏字辈:“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知仁圣义中和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大振家声秉承世德肇锡荣光佑启允茂”。

  安微合肥陶氏字辈:“崇(丛)象(贤)诗(词)歌(赋)”。

  安徽宣城陶氏字辈:“贤良庭……”

  安徽全椒陶氏字辈:“永昌万……”

  安徽芜湖陶氏一支字辈:“大定绍宗……”

  安徽芜湖陶氏宗谱:“可生宜善训修宗……”

  安徽芜湖陶氏一支字辈:“万事承大有运守好时光”。

  安徽马鞍山陶氏字辈: “本立道深徳厚以广…………”

  安徽无为陶氏一支字辈:“长光裕……”

  安徽无为陶氏一支字辈:“章成茂盛宜兴昌发”。

  安徽长丰下塘集、陶家湖、埠里陶氏字辈:“荣华孟应兆冯泰中贤良吉德传有庆存新理志强”。

  安徽巢湖陶氏字辈:“宗明德……”

  安徽淮北陶氏字辈:“甲云建吉广延嗣绪”。

  安徽陶氏一支字辈:“芳怀福电……”

  安徽阜阳陶氏字辈:“之夫(玉以)龙(丙)真祥”。

  安徽定远、湖南靖州陶氏字辈:“成宗辉祖先德永芳秉礼守义世毓贤良”。

  安徽凤阳、山东威海陶氏字辈:“嘉传遵俊泽伦宪启家升恩义纬思广范章智宝成”。

  安徽六安陶氏字辈:“国家世继怀宏忠厚”。

  安徽宿州陶氏一支字辈:“兆廷洪(兴)广言四绪”。

  安徽宿州墉桥区(大营二中)陶氏字辈:“兆廷洪(兴)广言四绪”。

  安徽宿州陶氏一支字辈:“兆廷洪(或兴)广言四绪”。

  安徽当涂陶氏字辈:“朝明良家……”

  安徽芜湖陶氏字辈:“大德启宏基善述宗”。

  安徽长丰陶氏一支字辈:“吉德传有庆存兴理国强”。

  安徽长丰陶氏一支字辈:“存仁有余馨旭”。

  安徽寿县陶氏字辈:“元宏学如善应良克师昌”。

  安徽庐江陶氏字辈:“德自龙方善”

  贵州沿河县陶氏字辈:德义万仕仁 再正通光达 远立佐朝廷 本治国中心

  浙江宁波、定海洞岙万荣陶氏字辈:“嘉靖祖宗德忠孝允朝廷性学冠”。

  浙江宁波、定海盐仓共裕陶氏字辈:“文武义禄忠良正邦安宁嗣世存道德积善有余庆希言耕儒业教子传名芳”。

  浙江宁波、定海紫微陶氏字辈:“志全兴……”

  浙江泰顺陶氏字辈:“孔颜曾闵雍孟程朱长传道统永为聪敏”。

  浙江瑞安陶氏字辈:“乔崇酉佑仁贺经福绍百文千万世文昭忠邦(旻显)洪宗(秉)得(璋)志(俊)存(杰)永(贤)惟(良)一启士正九应茂芳大兆文学家道常光”。

  浙江泰顺陶氏字辈:“永文良□友金圣朝廷振家”。

  浙江新昌、会稽鉴湖陶氏字辈:“幸昌纯粹经聪明睿智祖述章奏”。

  浙江绍兴、会稽三都陶氏字辈:“建业传家基德可绵世泽贻谋垂训继述勇振宏声”。

  浙江婺州、通化陶氏字辈:“会定荣仁智风尙阜俊伟明贤恺悌敦崇礼义忠良显达清廉懿范雍熙和睦宪堂常发福田”。

  浙江东阳、义乌陶氏字辈:“元敏隆锡维敦厚微典昭垂孝廉整肃纲常家永保绍承训彦恒绵”。

  浙江丽水、宣平陶氏字辈:“资质英俊杰仁义礼智信福禄寿泰荣华富贵卿天道大仲得明时海日元有德清邦祥国家庆兴隆”。

  浙江黄岩陶氏字辈:“大朝叔九天光嗣宗毓秀”。

  浙江临海陶氏字辈:“原思仕廷伯仲荣昌华国朝光叔季文芳西都毓秀东岳开基和宗康乐甫世雍熙”。

  浙江缙云云滩村陶氏字辈:“宗祖彝伦叙昭穆棠棣嗣兴孝友敦英才道德恒康泰仁义清廉敬让温良惠和善崇谟烈诗书礼乐文明盛俊杰贤豪世泽昌”。

  浙江缙云筠川村陶氏字辈:“歳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岗剑号巨阙珠称豪光果珍李柰采重介将”。

  浙江缙云湶塘村陶氏字辈:“睦族百仟万亿进修正忠文武高崇善淳厚富盛昌荣星晋康泰隆德敬慈祥恺悌端家道声名永远长温良恭俭让倡礼尙杨”。

  浙江浦江陶氏字辈:“鸿开兴创基泽美思贵重佳章应元嘉成绍启维道彦圣登云守经达权通义继承永世”。

  浙江会稽、湖南祁阳支陶氏字辈:

  谔房支派:“士学大正明廷世登承其祖德永望贤能”;

  谏房支派:“士学观光家际荣昌宏基绍启忠孝传香”;

  详房支派:“世裔源远宗泽孔长宜绳先志可步前芳”;

  三房合派:“承先怀祖德步武望贤良厚泽同沾荫宏基冀显扬修齐崇孝友敦睦重伦常奕代书香继千秋冶续芳”;

  合族改派:“承先怀祖德望贤能仁兴义盛祥发贤恒宏基肇启武敏扬芬泽隆积厚修齐治平”。

  浙江金华、四川苍溪陶氏字辈:“士裔履德泽传家启诗书丕继思中正积善德庆余祥瑞钟时彦经伦裕邦昌宗耀光辉远富延世代长”。

  湖北黄岗、大冶金牛陶氏字辈:“元勋克俭有德至高上舜隆庆文士开邦诗书世泽堂构家声鸿图永定俊业维新大启先哲裕后光前贻谋志远望圣希贤仁义礼信详瑞其恒顺守法纪万代昌全”。

  湖北黄冈、大冶铁山陶氏字辈:“兴富守清龙舜中君世辅易远尔天文光安茂永福济陵传德业克绍应丰隆道学承先绪义方教子崇正心宜达用立志自成功相继贤才懋荣华万代同”。

  湖北麻城陶氏一支字辈:“立孝宜敦饬尊亲必性生本原经笃厚作述尚贤能瑞定慈和颂祥多福寿赓会逢昌运晋凤诏庆恩荣甫卿汝添日以玉世人一克文思应之启鸣懋守德惟崇嘉正志光良友继士如承宗可延万年永邦兆”。

  湖北麻城陶氏一支字辈:“玉宗万正启一世永之荣尔崇兴隆盛月照大光明吉祥长浩俊才智建国昌贤德仁和义伟业定宏辉”。

  湖北麻城沙河、重庆万州陶氏字辈:“有(友)唐(朝)开基业(泽)继续发其(奇)强天地人和永远于斯(世)”。

  湖北天门陶氏字辈:“英敏单方齐家治国文学武梁”。

  湖北黄冈陶氏字辈:“耳从兴农顺月照大光明”。

  湖北黄冈武穴陶氏字辈:“大启金纯秀光生玉太荣”

  湖北汉川陶氏字辈:“忠正传家远修齐永世昌守成崇绍述作德启贤良”。

  湖北襄樊陶氏一支字辈:“正先德安守”。

  湖北襄樊陶氏一支字辈:“讲克明典……”

  湖北襄阳陶氏字辈:“春永作化长继舒云传香”。

  湖北南漳陶氏字辈:“伦常典礼茂德增容”。

  湖北武汉陶氏字辈:“启明茂守德维宏家正治”。

  湖北孝昌陶氏字辈:“仁义道德守之则正”。

  江西迁湖北陶氏字辈:“英敏端芳齐家治国文学武梁一朝朝廷百代永康”。

  江苏南京陶氏字辈:“大德文昌盛世正本君心定家承庆尚伟祖永延长”。

  江苏新沂陶氏字辈:“计红永昌……”

  江苏高邮陶氏字辈:“长广殿凤正忠厚永久远传家万世昌”。

  江苏江宁陶氏字辈:“德翟延鸿绪敬盛照文渊”。

  江苏苏州陶氏字辈:“殿庭文明士习恩应鸿昌学成安帮贵福寿正延长”。

  江苏灌云陶氏字辈:“步贵立学维”。

  江苏溧阳、常州陶氏字辈:“仁元应武德师映克懋鼎祖”。

  江苏徐州陶氏字辈:“宝计宏永昌”。

  江苏沭阳陶氏字辈:“殿庭文明士习恩应鸿昌学成安帮贵福寿正延长”。

  江苏连云港陶氏字辈:“洪文明志……”

  江苏灌云陶氏字辈:“步贵立学维”。

  江苏宿迁、泗洪陶氏字辈:“锡家景正德(玉)殿(长佃)继(同友)士守”。

  江苏吴江陶氏字辈:“言忠思祖……”。

  江苏泗洪陶氏字辈:“锡家景振德殿(佃长)继(友)士守成”。

  广西平乐县陶氏字辈:“济世良才光祖烈……”

  宁夏固原市陶氏字辈:“宗正文俊万……”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百梅望重;五柳名高。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新昌人陶复亨,字仁叔,南宋咸淳年间试补国学,元初为兴国军教授,以诗文著名,有《梅花百咏》。下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诗人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社会动乱,政治腐败,辞官归隐。宅旁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并作《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往往隐寓着对统治集团的憎恨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艺术上,兼有平谈与爽朗,语言质朴自然,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山中宰相;耐久道人。

  ——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陶弘景,武帝时,礼聘不出,朝廷有大事必咨询,故时有“山中宰相”之称。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陶凯,工诗,自号“耐久道人”。

  门垂碧柳;手运乌甓。

  ——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陶渊明,宅前植柳五株,自号“五柳先生”,作《五柳先生传》。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陶侃任广州刺史时,曾朝夕搬运百甓(砖)于斋内外,以励志勤力。

  浔阳世泽;正字家声。

  ——全联殿指晋朝时期的陶渊明,为浔阳柴桑人。

  截发易酒;运甓习劳。

  ——上联典指陶侃母截发易酒以待客,客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下联典指陶侃运甓励志。

  五言通用联

  寸阴珍惜日;一刻爱春宵。

  ——全联典指晋朝时期的陶侃事典。

  诗画文俱妙;教学做合一。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书画家陶窳,湘潭人,晚居金陵。字若予,号甄夫,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淮阳颇重之。下联典指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公元1891~1946年),安徽歙县人。曾留学美国,回国后,很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提出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等。

  惜通万里外;人为三才中。

  ——全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礼、刑、户三部尚书陶谷,有“命掬雪水烹茶”事典。

  墨缘千里远;书道万年长。

  ——此联为陶行知诗句联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

  ——此联为陶渊明撰题联。

  六言通用联

  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

  ——此联为陶渊明撰题联。

  七言通用联

  位显九州犹运甓;门栽五柳乐归耕。

  ——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大臣陶侃,在广州,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曾任荆、交等八州军事,为政慎密,常勉人惜寸阴。下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为五斗折腰,去职为田。

  华阳洞中谘国事;桃花源里可耕田。

  ——上联典指南朝齐梁医学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真人。秣陵人(今江苏南京)。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下联典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为五斗折腰,去职为田。

  两江总督济百姓;八州军事惜寸阴。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嘉庆年间进士陶澍(公元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他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筹划安徽荒政,疏浚吴淞江、浏河以宣泄太湖诸水。

  望重百梅称韵士;名高五柳傲羲皇。

  ——上联典指宋末元初诗人陶复亨,字仁叔,新昌人。宋咸淳中试补国学,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下联殿指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潜(公元365~427年),字渊明,寻阳紫桑人(今江西九江)。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像中认为伏羲氏以前的人无忧无虑,生活闲适,所以陶隐士自称为“羲皇上人”。有《陶渊明集》。

  正义终能除大敌;丹心永照著鸿章。

  ——此联为中共八届政治局常务委员陶铸(公元1908~1969年)《过汤坑》诗句联。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鹄寡兴悲,自甘独宿;鸾胶待续,聊写相思。

  ——上联典指周朝鲁国陶婴。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陶谷。

  一代儒臣,开奠安之伟业;八州良牧,建恢复之奇勋。

  ——上联典指明朝当涂人陶安,字主敬,元朝至正年间参加乡试,任明道书院山长,后避战乱住在家中。明初历官左司员外郎、知制诰兼修国史、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学业上长于《易》,当时的礼仪制度,多由他裁定。有《陶学士集》。下联典指东晋庐江浔阳人陶侃,字士行,由县吏升至郡守。永嘉年间任武昌太守,建兴初年官荆州刺史、广州刺史,太宁年间以荆州刺史加征西大将军,苏峻、祖约作乱,他协助庾亮、温峤收复建康,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勤于职事,不饮酒、不赌博,常劝勉别人珍惜时间,为人称道。

  不忘先祖之风,门栽五柳;应勉后昆以学,诗咏百梅。

  ——此联为安徽省长丰县陶楼陶氏宗祠联。

  母贤截发延宾,令子得八州都督;腰直弃官归隐,吾家有五柳高风。

——此联为安徽省芜湖县老鹳嘴陶氏宗祠联。


    【祠堂古迹】

  安徽无为陶氏宗祠

  陶氏宗祠座落在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陶祠村陶家垴,距无为县襄安镇轿子湾向东约500米远,是无为县陶氏子孙瞻仰和祭拜先祖的共同场所。

  陶氏宗祠初建于明朝,然其旧迹已毁,惜哉!而新宗祠重建于公元二〇〇七年二月初二日,八月十二日落成,总建筑面积约五百平米。

  陶氏宗祠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民国八年《县志》载:陶氏宗祠座落易太圩,距城四十里。又曰:陶氏宗祠,旧址在易太圩,清雍正(1723—1735)年间复迁保丰圩(注:新址在易太圩龙埂行政村与保丰圩李桥行政村交界处的沙陶村)。

  进入院落,一座徽派建筑便映入眼帘,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祠宇正屋是前后两进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屋顶盖着墨色琉璃瓦,墙体一色贴着青灰色的墙面瓷砖,既显得古朴典雅,又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院落内培植草坪,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地面铺着方格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约束草的长势。一丛丛、一簇簇的花儿被巧妙地点缀在草坪之间,香气袭人,更增加了环境的优雅之美。一条水泥路贯穿草坪,从大铁门直伸到祠宇门庭前。门庭前,视野开阔,人工开凿了一条水渠,五株垂柳分植于水渠的北岸,寓意着“五柳世家”的传人。一座石拱小桥横卧其上,可以方便行人步行,到达南岸。些许香樟树分植于水渠南岸。水渠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龙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渠中一簇簇的睡莲漂生其中,绽放着一朵朵小花,偶尔还看到几尾金鱼儿嬉戏其间,更增添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来到祠宇门庭前,那仿古门楼便足以震撼你的眼眸,雕梁画栋,巧夺天工。两个龙柱屹立于门庭,增添了祠宇的几分雄伟。两条金龙盘绕其上,身畔祥云缭绕,祥瑞之气个中生。那原木清漆大门上镶嵌着朱元璋所赐的对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门头上方挂着题额为“陶氏宗祠”的巨大匾额,熠熠生辉。一对石狮安详而威严地镇守在门楼前。

  迈入前进正厅,一色木质结构,十八根木柱足有一米围圆,顶天立地。地面铺着青石方砖。两间小阁楼,别致玲珑。正厅堂上是一厢照壁,中间有一中门。平时中门紧闭,只有每逢清明重大祭祀之日或迎接贵宾之时才可以打开。正厅上方墙上镶嵌着由大理石材制作的功德碑,步入功德碑前可以了解到那些续谱建祠的功臣们。他们的热心,让人们钦佩;他们的功德,受到万世景仰。

  绕过中门,出了前进正厅的后门,就来到了四合天井院。两进长廊相接,中间庭院宽敞。一座三米二八高的香炉放置在院落的中央,“陶氏宗祠”四个红色大字镌刻其上。天井院落内地面上铺着青石砖,石质材料砌成栏杆,一幅幅石图画被精心地安排于其间。当你的手扶在栏杆之上时,不仅能欣赏到石图中的美丽画面,还能让人感受到捐赠者内心的暖流。东西有两个厢房,东边是接待室,西边是资料贮藏室。

  穿过厢房的走廊,就来到后进正殿——祭祀殿。迈入正殿,上方挂着十位有代表性的先祖像,分别是舍公、侃公、元亮公、景公、安公、季善公、景安公、金堂公、银堂公、明雅公。瞻仰先祖的遗容时,不禁让人默默沉思,无限缅怀。先祖像的下方是牌位塔,陶氏列代先祖的牌位有序地敬列其上,庄严肃穆。牌位塔前摆放着一张祭祀用的供奉桌,桌上供着一只香炉,摆放着一对红蜡烛。当陶氏子孙走到供奉桌前,便令人肃然起敬,不得不发自内心地点燃红蜡烛,敬上一炷香,叩拜在蒲团上去祭拜先祖。祭拜完毕后,出得正殿,便可从东厢房的侧门出去。

  古云:江有源,树有根,族有祖,宗有祠。新宗祠为陶氏子孙缅怀和祭祀先祖之所,它不但弘扬了宗族的文化而且增强了阖族的凝聚力,为我陶氏之大举之大幸也;它更象征着五柳世家的兴旺发达和灿烂辉煌!

祠堂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家族传统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根基,还能从这里寻找到人类前进的足迹。

83025aafa40f4bfb5ab4e8560d4f78f0f736184f.jpgc8177f3e6709c93d189073f5913df8dcd1005455.jpg 

  黟县陶氏宗祠

  黟县陶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黟县陶渊明故居·守拙园景区,祠堂是一个家族中心,可分宗祠、支祠、家祠,通过开祠祭祀和其他家族的追远活动,将族民紧紧地扭结在同一神圣的祖宗牌位之下,形成一个严密的血缘组织。

  宗祠一般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祭祖之外,各房子孙办理红白喜事时,会将这里做为活动场地。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也会在这里议事,所以这是一个家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地方了。在偏远山区,宗族自治成为社会运转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村民心甘情愿的把一切大小事务交托给祠堂安排,祠堂实际上充当着土衙门的角色了。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与祠堂无缘,除非因触犯族规在这儿接受惩罚。而内堂的这两个小门,犯错的族人从左门进入到正堂前接受惩罚,再从右门出去,说明这个人触犯族规比较轻,但从左门进入接受惩罚又从左门出去,说明他触犯族规很重,被逐出家族。这栋房子保存的比较完整,因为在文革时期它是作为仓库使用的,所以没有被破坏掉,上面是冬瓜梁,它是香樟木制作,柱子是银杏,银杏是树木中的活化石,非常的坚固,徽州房子的柱子基本上都是银杏,可以支撑整栋房子的重量,这两种木头的香味,可以净化空气还可防虫蚁,整栋房子是没有蜘蛛网的,而徽州老房子也很特别,它是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这种房子有一点好,抗震指数比较高,一般地震来了,墙倒屋不倒。

233316_1547739196984.jpg233328_1547739208734.jpg

  【典故轶事】

  1: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2.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秋季开花,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痴”。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3:陶渊明与酒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分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就不管了。


家风家训

【家训格言】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氏祖上即有治家有方、训子严厉的美德。其祖陶侃之母湛氏有“封鲊教子”之事,因有“非此母,不生此子”的记载。陶渊明不忘祖训,甘守清贫,虽有“败絮自拥,何惭儿子”的愧言,却也教子有道。他以自己经验告诫诸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并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天永无外情”之故,而贵在贫不移志。他经常训示诸子要团结友爱,树立高尚品德,行为正大光明。足见他训子与其为人一样“超然绝俗”。

  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天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绳傀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集》卷七

 

  陶氏家训二十四条: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九.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

  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

  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

  十二.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

  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

  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若有故犯,则重惩不恕。

  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

  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

  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

  十八.书画要时时收拾,毋轻假人,俾狼藉毁失。

  十九.买田,须择有水有佃户处,否则抛荒赔税,贻患子孙。至于卖田之人,定因缺乏,田价宜公平,勿用轻等色银,使其亏损。

  二十.营造房屋,先须打点物料完备,又量我衣食有余,方可鸠工。如轻信他人言,遽兴土木,室成而用竭,悔不可追。大厦尤不可妄建。

  二十一.四门面湖背海,田亩无多,岁尝缺三月之食。今于秋成时,不拘谷麦,尽力收贮。俟布种时,族党有不足者,平粜与之,免其高价远买。而吾仍不失本资,又可为来年储备之计。

  二十二.种田养蚕,及一切裨益家务者,皆宜留心整理。勤则有余,怠则不足,不能备述,当随时处置。

  二十三.凡造一应器皿,务从朴素。毋雕刻花卉,擅用朱砂,违法费财。

  二十四.陶朱公云:若要富,养十牝。勤种不如杂养,此之.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陶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