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或以康为氏。季子曾有名言曰:卫有君子,其国无故。”卫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二位。现今人口约七十一万,排在第一百八十九位。
【释义】卫,“宿卫也”。指值宿守卫之人。“卫”是会意字,由韦、币、行组成。“韦”表示围守之义;“币”表示巡行之义;“行”表示士兵的行列。甲骨文中的卫字是两只脚加一个口组成,表示城邑或部落驻地。
【得姓始祖】
卫康叔:据《姓纂》的考证,卫姓的开山祖是康叔。上古周文王第九子叫康叔,被封于上古商代首都朝歌,商朝已为周朝代替,原商遗民,有七族归康叔管理,康叔于是建立卫国,即河南省淇县,就在卫地繁衍了40余代。后卫国迁至濮阳,至春秋战国末年,卫国才被强秦所灭,卫并入秦,卫国公族的后代,遂约定以国名为姓,子孙都姓卫,称为卫氏。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九子康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典籍《辞源》记载:“卫,古国名。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郡,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卫,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子孙以国为氏。”
周成王姬诵元年(公元前1043年),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管叔、蔡叔等叛乱,到了周成王姬诵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旦平定叛乱,之后将黄河与岐河之间原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康”及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周文王的第九子姬封,使这七族商遗民成为姬封的臣民,因此姬封又称康叔,他后来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创国号为卫,因此又称其为卫康叔。
在周公旦在晋封姬封为康叔时,曾作文相诫,这就是著名的《周公康诰》。
卫国强盛时,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一小部分,与晋、宋、齐、鲁等诸侯国相邻。
由于卫国居于周王朝的北方,与狄族为邻,经常遭到狄族人入侵。春秋中期,卫懿公姬赤执政时期(公元前668~前660年在位)喜好养鹅,且淫乐奢侈。他养的鹅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出入宫门,大臣百姓非常不满。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狄族人大举进攻卫国,卫懿公号召国人抵抗,国人们却说,您的鹅有禄位,让鹅去战吧。因此卫军将士全无斗志,结果卫懿公被杀,全军覆灭。狄族人攻入卫都,抢掠一空。后齐、宋两国出兵援救卫国,立卫戴公姬申于漕(今河南滑县旧城),于是漕成为卫国的第二个国都。
周惠王十九年(卫文公姬辟疆元年,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楚丘时由卫文公当政,卫文公接受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奋发图强,重整军备,使国力、军力大增。
周襄王姬郑十年(卫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国联合狄族人再次攻卫国,遭到了卫国的强力反击。(公元前635年),卫国一举攻灭了邢国。
周襄王二十三年(卫成公姬郑六年,公元前629年),为避狄族人的骚扰,卫成公又将都城迁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卫国虽为周王朝的十二诸侯国之一,但却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诸侯国,常受其他诸侯国的支配。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卫国国力更弱,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到先秦时期的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三年(卫怀君二十九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三年,公元前254年),魏安釐王派军队攻占了濮阳,卫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国,仅有濮阳一城之地。
秦王赢政六年(卫元君十二年,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的朝歌和濮阳,将濮阳作为秦国东郡的治所,迁卫元君及其支属于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附庸。故而,在秦国灭六国时期并未触及到卫国公室。
直到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卫君姬角二十一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才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因此,卫国实际上是西周最初所封十二诸侯当中除秦国之外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也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
卫国自姬封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姬角为庶人,共历四十二代君王,八百三十六年国祚。
卫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卫氏,世代相传至今。卫氏族人大多尊奉卫康叔(姬封)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汉朝时期朝鲜半岛卫满朝鲜,属于以国名为氏。
卫满朝鲜,亦称卫氏朝鲜,公元前195~前108年,是汉朝初期由故燕国流亡者姬卫满推翻了原朝鲜半岛上的箕子朝鲜自立的一个政权,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但是对建国过程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卫满朝鲜在早期自称为韩王。
在战国时期,燕国在全盛时期势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其地域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亦归入秦朝的统治之下。
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汉朝初期,有一个名叫卫满的故燕国人,原来是燕王卢绾的属下。后燕王卢绾背叛汉朝,汉高祖刘邦率军镇压,卢绾亡命匈奴,卫满亦一同前往。后卫满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地区。
卫满率领部属刚到朝鲜时,曾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箕准曾拜他为博士,赐给圭,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他守护西部边境。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汉人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
汉惠帝刘盈元年(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是诈,许诺了卫满的请求。于是卫满趁机率军向王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满朝鲜”。箕准战败后,逃到了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
卫氏王朝建立后,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与西汉燕地相邻。此时正值西汉惠帝时期,天下初定,辽东太守经汉廷批准,主动与朝鲜国王卫满相约:卫满为汉朝藩属外臣,为汉朝保卫塞外,不使汉朝边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领朝见汉朝天子,以及各国与汉朝通商,不许从中阻扰。作为回报,汉朝答应给予卫满以兵力和物资上的支援。
有了西汉藩属外臣的身份和汉廷的军事、经济的支持,卫满便开始不断地侵凌和征服临近小邦,真番、临屯都主动前来归顺,卫氏政权的势力因此迅速膨胀,领地扩大到方圆数千里。在史籍《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记载:“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可见当时的卫满朝鲜已经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国家和部落,领土有较大的扩展。
到了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成为朝鲜王时,更是大量招引汉人流民,以此来扩充卫氏政权的实力;而随着卫氏势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汉朝通商朝贡,而且还阻碍邻近真番等小国与汉朝通商朝贡。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朝鲜半岛小番君南宫等,因不满朝鲜王右渠的控制,率众二十八万归降汉朝,汉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为加强与卫氏朝鲜的藩属关系,派涉何为使节前往朝鲜,劝谕右渠王改变对汉朝的不友好政策,结果无效。涉何对出使没有结果非常气恼,在回国途中,将护送他出境的朝鲜裨王长杀死,并将情况飞报汉武帝。汉武帝不但没有责怪涉何,还任命他做辽东郡东部都尉。右渠王对涉何怀恨在心,发兵突袭辽东,杀死涉何。这便是著名的“涉何事件”,它成了汉武帝发动对朝鲜战争的导火线。
就在这年秋天,汉武帝发兵五万,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一支,从齐地渡过渤海;由左将军荀彘率领一支,从陆路出辽东,水陆两路联合攻打右渠王。杨仆的水军先到达朝鲜列口(今韩国大同江入海口处),未等荀彘的陆军到达就单独率领水军进攻王险城,结果战败。荀彘的陆军遭遇朝鲜西部大军,久战也没有取胜。两路大军出师不利,消息传到朝廷后,汉武帝大怒,再派卫山为使臣,前去晓谕右渠王。右渠王受汉朝两路大军压迫,表示愿意降服,派太子到汉廷谢恩,并献上大量军粮和马匹。
然而,当太子带领一万士兵前往汉朝时,使臣和左将军怀疑朝鲜太子有阴谋,要求他的军队不能携带武器;朝鲜太子则怀疑汉朝使臣和左将军要谋害他,便率军返回王险城。此事激起汉廷的愤怒,命令在朝鲜的两路大军加紧进攻王险城。由于王险城长期被汉军包围,在抵抗汉军的问题上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分歧。在第二年的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夏季,朝鲜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属杀害,王险城终于被汉军攻陷,卫氏朝鲜灭亡。
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后,在其管辖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历史上称其为“汉四郡”。四郡之下设有很多县,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很显然,“汉四郡”的设置,说明汉武帝已经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了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汉武帝之后,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郡县设置情况有所变化。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去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鲜平壤,管辖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则初在夫租(今朝鲜咸兴),后因受貊所侵而迁往高句丽西北(今辽宁东部新宾地区),管辖高句丽、夫余等族。
汉王朝在朝鲜北部地区进行郡县统治,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汉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汉朝先进文化在朝鲜汉朝郡县地区的传播。当时不仅有汉人官吏到朝鲜四郡去任职,更有很多富商大贾与农民前往经商、垦荒,史学家将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文化称作“乐浪文化”,其实也就是汉文化。
卫满朝鲜灭亡之后,有其王族后裔子孙内迁中原,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卫氏,主要分布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焦作地区,逐渐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
按:
要注意的是,该支卫氏皆为汉族,绝非朝鲜族。近有该支卫氏族人翻出“卫满朝鲜”旧史,要求更改民族属性为朝鲜族,这是非常错误的。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时期鲜卑昌黎卫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后燕录》记载:晋朝时期,居于昌黎地区(今河南昌黎)鲜卑民族中有昌黎卫氏、渴烛浑氏部落,为鲜卑族的两支氏族部落,北魏王朝建立后,皆隶属于鲜卑拓拔部。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昌黎卫部随之进入中原,在北魏孝文帝进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昌黎卫氏、渴烛浑氏皆汉化为单姓卫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旺舒特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旺舒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奉命迁驻中卫(今辽宁沈阳)。明朝中叶以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sut Hala,在明朝时期即已冠汉姓为卫氏。
⑵.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为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mot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卫氏。
⑶.蒙古族旺古尔沁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王氏,其中亦有部分族人以世居地名称为卫氏者。
源流五
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首领、建州卫官阿哈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阿哈出,完颜氏族成员,是明朝时期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原为女真胡里改(火儿阿)部首领。
胡里改部,源出宋朝时期的女真族英雄完颜·胡里改(乌延·胡里改),曷懒路星显水人(今黑龙江牡丹江),公元1010~1170年,后为爱也窟(今黑龙江图们江一带)谋克,后授世袭河东南路婆朵火河(今山西汾阳河)谋克,其族逐渐来壮大为胡里改部。“胡里改”,就是金国东北部边境地区的总称,镇所在今黑龙江省的依兰市。
北宋末期的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统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民族各部,建立了强大一时的金国政权。以后,部分女真族人迁入中原,逐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在东北地区的部分女真族人,在元朝时期归合芝府水达达等路管辖,在明朝初期,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
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东海女真则分布在黑龙江和库页岛等地。明朝政府在当地设立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管理军政事务,隶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后东海女真时常侵袭海西和建州,建州与海西女真各部为了躲避东海女真的侵扰,并加强与辽东及关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向南迁移。到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建州女真主体分布在抚顺关以东,而海西女真则散居于开原以北。
建州女真之称,来源于迁到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的女真民族,成员主要为元朝时期胡里改、斡朵怜、托温三个万户府管辖下的女真族人。明朝初年,居住在今黑龙江依兰县一带的胡里改、斡朵怜(吾都里)两个万户府的女真人,由于受到黑龙江中下游“野人”南下侵袭和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分别在首领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李思诚)、猛哥帖木儿(孟侍穆)的率领下,沿今牡丹江向南迁移。胡里改万户府的女真人,先移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再东行,越过今老爷岭和穆棱河,进入绥芬河流域,遂定居该地区,其时绥芬河下游的双城子(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即为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
到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胡里改部酋长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进京朝明,明朝政府以其所部居地置卫,袭建州故名,故命为建州卫,“建州女真”之名即始于此。
明成祖朱棣设建州卫后,任命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为卫官,当万户之职,驻防辽东,成为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长官,还娶了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的女儿为皇妃。据成书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朝鲜世宗李祹二十七年,公元1445年)、朝鲜学者权、郑麟趾、安止等人创作的《龙飞御天歌》中记载:“阿哈出是火儿阿(胡里改)万户”。
在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早在明朝中叶就汉化称卫氏,为满族汉姓卫氏之先。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巴佳尔氏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巴佳尔氏,亦称巴佳拉氏,满语为Bajara mongu或Pajala mongu,汉义“皇帝卫士”,出自金国时期宫廷侍卫军,成员大多为完颜氏族人。
“巴佳尔”,实际上原是一种官职称谓,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大内侍卫”,在元朝时期演变为一批由原金廷侍卫组成的部落名称,后成为该部落的族人姓氏。这是非常古老的老满洲部族之一,人数甚少,有四个小分支。
清朝中叶以后,巴佳尔氏大多冠汉姓为卫氏、富氏、巴氏等。
源流七
出自改姓,据《史记》,名将卫青本姓郑。还有李改卫的,汉成帝于鸿嘉年间赐侍者李平姓卫氏。
【迁徙分布】
迁徙
卫姓起源于河南,卫国立国八百余年,期间曾三迁国都,一迁楚丘(今河南滑县),二迁帝丘(今河南濮阳),三迁野王(今河南沁阳)。秦二世灭卫之前,卫国公族因仕宦、逃难外加三次迁都等原因,已进入山西、河北、陕西、山东等地。就在二世灭卫的同一年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刀兵过处,有燕(今河北北部)人卫满避地朝鲜称王。汉景帝时丞相卫绾,世居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其裔孙卫皓在应召途中卒于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明帝因赐所亡地葬之,子孙遂安家于安邑。卫皓玄孙卫,历任魏晋二朝,贵至宰相,少子卫宣贵为驸马,其余三子亦荣耀异常,长子卫恒之次子卫在东晋初因避乱移居建业(今江苏南京),卫族叔卫展因仕宦亦入东晋。除此支卫姓外,追随刘邦东征西讨的将领中有后来被封为武原侯的卫月去和封为东平侯的卫毋择,其子孙袭爵,显赫一时。另外再加郑姓改卫的卫青家族的出现,使卫姓成为天下名门著姓之一,也使卫姓河东郡望昌盛至极。此后不久的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卫子豪之女贵为平帝母后也推波助澜,使卫姓在西汉时的发展达到高峰,也使许多卫姓人落籍今陕西西安。三国时,蜀有嘉严道(今四川荥经)人卫继,吴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卫旌,表明此际之卫姓已落籍于今四川、江苏等南方省份,其中北周蜀人卫元嵩是由河东(今山西永济)迁徙而去的。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卫姓除继续昌盛于河东郡外,还在陈留郡兴旺发达。唐时,户部郎中卫畿道由河东徙京兆(今陕西西安)。唐末,有山东之卫姓避居华亭(今上海松江),其裔有卫阗迁昆山石浦乡。此际卫姓有徙于浙江、安徽、江西、广东者,其中广东卫姓是唐代官吏、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中行的后裔。宋元时,卫姓遍布江南各地及甘肃等省。明初,山西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清代,其分布已相当广泛。
分布
先秦时期,卫姓活动于河南一带。
宋朝时期,卫姓大约有近10万2千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一十三位。山东为卫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卫姓总人口的3 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区。
明朝时期,卫姓大约有9万5干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位以后。山西为卫姓第一大省,约占卫姓总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于江苏、陕西、四川、河南、浙江等省。全国形成以山西为中心、向外逐渐递减的卫姓分布区。
当代卫姓的人口已达71万,为第189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卫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目前卫姓主要集中于山西、陕西、四川、河南,这四省大约占卫姓总人口的770%。山西为卫姓第一大省,约占卫姓总人口的24%。其次分布于上海、江苏、贵州、山东等省市。全国形成了以晋秦为中心,向南移动的卫姓分布区。
卫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山西大部、豫陕宁、甘肃南部、川渝鄂大部、安徽西北端、山东西南端、河北南端,卫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6%,居住了大约60%的卫姓人群。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山东西部、皖苏北部、甘蒙中部、青海东部、川渝南部、贵州、云桂湘北段、湖北东南,卫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0.16%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2%,居住了大约20%的卫姓人群。
【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亦称蒲坂堂、太原堂、并州堂、平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镇远堂:典出西汉卫青。骠骑大将军卫青,河南平阳人,骁勇善战,七征匈奴均获大捷,收复河南地区后设置朔方郡,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因功被封为长平侯。
光大堂:山西卫氏某派。
永世堂:安徽卫氏某派。
敦本堂:肥西卫氏一派。
鉴湖堂:安徽合肥南乡(万年埠)卫氏一派。(河东郡)
此外还有友顺堂、一部堂等堂号。
字辈
安徽省
安徽新卫卫氏字辈:“朝庭品任……”
安徽肥西卫氏字辈:“广先功平志尤红”。
安徽合肥滨湖万年埠卫氏字辈(源泾):“秉道从先,永承世泽,邦国之良,光昭大德”。(世是第十五辈)
山东省
山东文登卫氏字辈:“恩思绍前人志长昭青永世谋居心中繁茂庆千秋”。
山东兖州卫氏字辈:“长忠广士……”
山东济南卫氏字辈:“荣忠孝成宪”。
山东烟台卫氏字辈:“文昌德茂广远泽长吉善余庆继世传家”。
山东济南卫家楼卫氏:“良士宏培克,凤太春连东。夏光照盛景,久延庆振明。诗文泽祥云,玉德传吉兴。万代繁永昌,荣华孝先成。国富齐安乐,锦绣立新功。”
山西省
山西汾阳卫氏字辈:“天纯培锡汝,维周兴盛千,载永泰发达,万年礼贤仁,仕乾坤清肃,官运亨通”。
山西太原榆次卫氏字辈:“显子守家庭,永继延长兴”。
山西垣曲无恨卫氏字辈(源:洪洞后迁阳城,与济源轵城同祖):“英泽兴华,强国富民,风沛召焕,祥瑞永传”。(英是第二十一辈)
河南省
河南洛阳卫氏字辈:“天尽收圣文应万大玉廷良凤兆世德克广延泽成”。
河南济源卫氏字辈:“仁义礼智斯乃宗原同纪士守家学永传”。
河南项城卫氏字辈:“云延申怀国绍
河南省淮阳县卫氏辈:。。。贤林芳如(洪)远文登国志。。。
河南孟州卫氏字辈:“尊丕孟嵩,聚英宏展,远耀祖风,斌理乾坤,震世祥千,秋升”。(远是第30字辈)
河南渑池卫氏龙王庄(刘家庄)字辈:“元之风明景;文武正康兴;富贵兆祥顺;龙盛万世通。道高浩然昌;德厚鸿儒强;仁泽杰贤芳;义宽惠宇祥。善举济福远;良安昭庆广”。
湖北省
湖北大冶卫氏字辈:“世士明良家国其昌茂衍才扬书学”。
湖北枣阳卫氏字辈:“起瑞玉明廷百世绍文光修德应远大作善自永昌”。
湖北郧阳卫氏字辈:“德朝廷庆大定”。
海南省
保亭县卫氏字辈:从自生景光 万福德吉祥
五指山市卫氏字辈:常建起裕俊万和应美景先佑文道秉天泰朝国正
澄迈县卫氏字辈:立志勋臣典福寿万事全心如明义理乃可意光先
万宁市卫氏字辈:烈、开、声、象、新、宇
儋州市卫氏字辈:克孝道远 舜德亨通 大良孟可 宏熙隆兴光照中国 世锡永承 统垂长久 咸著美名诗礼为重 实守其真 玉堂启映 俊秀廷升业薰执鉴 法植辉增 滋荣焰盛 极焕型铭
临高县卫氏字辈:克俭道远 舜德亨通 大良孟可 宏熙隆兴 光照中国 世锡永承 统垂长久 诗礼为重 实守其真 玉堂启映 俊秀廷升 业薰执鉴 法植辉增 滋荣焰盛 极焕型铭
白沙县卫氏字辈:颜集方氏是从至安公起始,是杰兴公十四世孙:字辈:我们这里的字辈是按至安公的辈字起名字的。正大永光明,家声昌继起,循业广善良,忠厚传第远,诗书续世长
定安县卫氏字辈:德守文富亦良贵
琼中县卫氏字辈:国正大传家仁厚启贤良忠孝立安本万世永吉扬文字善泽志荣发德高祥恒守先承信玉昭明宝光
辽宁省
辽宁大连卫氏字辈:“世连德茂广元泽长”。
辽宁本溪卫氏字辈:“士潮连万事润传达启瑞昌”。
黑龙江省
黑龙江大庆卫氏字辈:“文昌德茂广远泽长吉善余庆继世传家”。
其它
卫氏一支字辈:“永有文全世时新志仕光朝廷兴国正宗夏大荣昌”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
望出陈留。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周文王第九子受封后建立卫国,其后人以国为姓。下联典指其郡望陈留,汉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长平列爵;
沫土分封。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卫青,抗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下联典出“沫”为春秋时卫国地名,周初封卫国,后以国为姓。
礼宗名世;
易学传家。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卫宏,初从九江谢曼卿习《毛诗》,作《毛诗序》;后随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书》,作《训旨》。曾集西汉杂事为《汉旧仪》四篇。
河东世泽;
威烈家声。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卫青,封长平侯,拜大将军,卒谥烈。
贞妇全义;
夫人笔图。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卫宏,作《毛诗序》,折《柏舟》篇为卫世子共伯妻所作。下联典指晋·卫夫人,工书法,师钟繇,作《笔阵图》。
宣威西域;
传绩京兆。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卫青七出击匈奴事,威震绝域。
望隆易圣;
誉重璧人。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卫大经,专攻《周易》,世称“易圣”。下联典指晋·卫玠,风神秀异,有璧人之目。
霜凝珠彩;
玉映冰姿。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晋·卫玠,风神秀异。其舅尝言:“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下联典出卫玠之岳父名乐广,有重名,时人称妇翁冰清,女婿玉润。”
五言通用联
两青御外侮;
七出立大功。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卫青七击匈奴事。下联典指明·卫青防倭十余年有功,立祠以祀。
七言通用联
绾侯望重拜太傅;
将军功高封长平。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建陵侯卫绾,以廉忠被景帝拜为河间王太傅。后官至丞相。下联典指西汉名将卫青(公元前?-前106年),字仲青,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武帝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收复秦时河南地(今内蒙古自治区古河套一带)。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与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击败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带兵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掠夺,安定了北边诸郡,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正节尝从履祥学;
茂漪早作羲之师。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卫富益,崇德人。尝学于金履祥、许谦。有《四书考证》、《性理集义》、《易说》、《读史篡要》、《耕读怡情录》等书传世。卒后门有谥正节先生。下联典指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人。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诗咏柏舟,义全贞妇;
图成笔阵,传自夫人。
——佚名撰卫姓宗祠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卫宏。下联典指东晋·卫夫人。
壮岁从军,奇功至七出;
髫龄操守,清节历三朝。
——佚名撰卫姓宗祠对联
上联典指西汉名将卫青。下联典自宋代参知政事卫泾的事典。卫泾,字清叔。淳熙中进士第一。开禧中封秦国公。
【祠堂古迹】
卫氏大宗祠(广东省海珠区沥滘)
卫氏大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卫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距今388年。卫氏大宗祠在沥滘副四约,是该乡卫姓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清代重修。由头门、牌楼、拜亭、中堂和后堂组成,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相传系春秋战国卫国后裔,南宋时族人南迁到今海珠区沥蛲,因为祖上有明嘉靖皇帝的外孙婿,才准许建造这气派不凡的大宗祠。仪门上的“燕子斗拱”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建造的,现祠内明代红砂岩石柱、柱础、栏杆、瓦脊及石碑、长案等保存完好;清乾隆皇帝赐给当时卫氏103名寿星,高3.7米共12块的巨型屏风也在展出。这是目前岭南发现最大的屏风。大宗祠占地近2000平方米,但据宗祠管理委员会称,原宗祠占地上万平方米,现四周仍被工厂包围,打开右侧门,就是一家电渡厂的车间。
头门面宽五间,进深两间用三柱,前廊施三步梁。中柱明间设板门;后廊施三步梁,整个梁架遍施月梁,用驼峰、斗拱承檩;硬山顶,碌灰筒瓦,陶瓦当、滴水剪边。正脊塑灰塑龙船脊。牌楼为四柱三门三楼,正楼为庑殿顶,次楼为歇山顶,檐下均施有五跳交手斗拱,做工精细。右次楼的部分斗拱已毁坏,屋顶碌灰筒瓦,砌灰塑龙船脊。正门施四扇门,已毁,尚存门栓斗;次门用红色砂岩砌筑。次楼两侧砌有水磨青砖墙,各开一券形门洞,檐下端砌叠涩牙砖,上碌筒瓦塑灰塑脊。拜亭为卷棚顶,与中堂连建一起,两侧有门,通向外间,中堂面宽五间为十三架梁前后四柱,梁架结构简洁,硬山顶,碌灰筒瓦,正脊塑灰塑龙船脊。后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碌灰筒瓦,陶瓦当、滴水剪边,正脊塑灰塑龙船脊。
该建筑于199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卫氏大宗祠中堂,安放着12块大型屏风。这组屏风是由乾隆皇帝御赐,用来表彰当时卫氏60岁以上老寿星的。屏风上下部的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卫氏大宗祠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去 年,各级政府、各界人士再投入190万元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办法,对宗祠进行大规模修葺。历时6个月,修葺工作正式完工。
卫青墓
卫青墓位于茂陵东北1公里处,东紧邻霍去病墓。墓为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为冢像庐山”。高24.72米,东边边长113.5米,南边边长90米,北边边长67.6米,西边边长62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遥望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北面中腰有平台。
现存的这块墓碑,是清朝时立的,立碑人名叫毕沅(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当时的地方长官(碑上署名兵部侍郎陕西巡抚督察院副右都御史毕沅)。卫青墓碑上的字是“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十四个字。
元封五年(前106年),一代名将卫青离开人间。他死后,武帝下令按国葬礼仪将其葬于自己的阴宅茂陵旁边,形似阴山,以纪念他打击匈奴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见武帝对其情谊之深。
济源卫家祠堂
位于济源市轵城乡西轵城村。是清代建筑。祠堂坐北朝南,现存有大门、东西厢房各一座。硬山灰瓦顶,屋脊装饰完好,院内有回廊相通。保存状况很好。
鹤壁辛村卫国墓地
西周初年,卫康叔先封于康,后转封于卫,都于朝歌,并且在以后的四百余年间都以此为都城,朝歌在今淇县境内。在鹤壁市南郊20公里,淇水北岸的辛村(原属浚县,后划归鹤壁市),早年曾发掘西周卫国贵族墓葬,墓地可分早、中、晚三期,其下限可到周平王时期。
鹤壁辛村是一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也是西周卫国王室贵族墓地,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1932至1933年,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和河南古迹研究会,曾在此作过四次考察与发掘,共发掘西周墓葬80余座,其中包括大型公侯墓8座,中型公侯和侍从墓11座,54座小型墓和14座车马坑等。总面积1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竹木器等共千余件。这批文物现在一部分保存在台湾,一部分在美国,被称为“浚县彝器”。
辛村西周卫国墓分大、中、小3种,皆为南北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为南北向,墓口比墓底稍微大些,墓室一般长3~4米,宽2~3米,深5~7米,而大墓有的长达10米以上,宽9米、深达12米。大型墓的南北两端分别带有斜坡或阶梯形墓道(即“中”字形墓)。墓内皆有二层台。大型墓内均有木质棺、椁;中、小型墓内多有棺无椁。木椁一般用4条圆木构成,逐层加高,但也有四角立4根柱,以档撑椁板,且在椁底竖铺圆木。而墓底有腰坑的很少。葬式皆为头北足南仰身直肢。随葬的青铜器有鼎、簋、尊、卤、爵、�B、方彝等礼器;戈、矛、戟、钩戟、镞等武器,以及斧、凿、削等生产工具和�、辖、轴、轭、衡、镳、当卢等车马器。陶器有鬲、垒、瓿、大口尊,原始瓷器有豆、垒、连底器、器盖等,原始瓷器的胎质灰白,豆绿釉。玉器有璧、璇玑、马蹄形、匕、戈、柱、兔、蝉、蚕、鱼等。骨角器有雕花骨板、骨笄、骨珠、鸟形骨管、骨贝、鹿角枝等。另有蚌饰、贝和木器。
辛村墓地在淇水之滨,距卫都朝歌不过20公里。而淇水又是卫国境内的风景区,正好选作卫先人的长眠地。从郭宝钧先生《浚县辛村述略》记述的八座大墓中,可以看出墓室的宏阔,墓道的长大、随葬物的丰富,珍品的繁多,而且附有车辆乘马的专坑,御车饲犬的殉者,这些异乎寻常的铺张,若不是贵族阶级,那得有此奢侈?况且在M2中又有“侯”字戟出土,M8中有“白(伯)矢”戟出土,M42中有“成周”出土。而M60的侍从墓尊铭又说明他曾从公格于官,到过宗周,特别是在出土的钏器上还铸有“卫候”的铭文,充分证明了辛村墓地不仅是卫国的墓地,而且还是一处西周的卫国贵族墓地。
辛村基地的发现与发掘,不仅对研究西周卫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且对研究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也有重要价值。
河南洛阳卫坡村卫氏北祠堂、卫氏南祠堂
祠堂是一个宗族的精神教堂,体现着一个宗族追远怀祖的精神。因历史上卫氏家族在一个时期内为避祸曾改姓魏氏,所以卫氏家族现存南北两座祠堂。
北祠堂门额及祖宗牌位皆书魏,南祠堂皆书卫,所奉祀的均为卫氏家族四世先祖。
北祠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占地480平方米。门前有高于街面六步台阶的平台,从平台再上台阶即为迎门,迎门为木门木锁,门楼高大,门两边有雕花石鼓。门楼为两层,二层与门内两边厢房相连。过月亮门登台阶进入祭祀厅,祭祀厅为卷棚式,面阔三间,中间有四扇雕花门,两边各有大窗。再往里走进堂屋,也是四扇雕花门,两边为大窗。据卫氏族人回忆,北祠大门外上方悬挂“魏氏祠堂”匾额,祭祀厅前上方悬有“祖宗千秋”匾额,厅内东边悬有“辟雍俊杰”匾额,西边有“效萧特选”匾额(“破四旧”时被毁),并宣宣挂书有“两广巡抚”的大红灯笼一对,竖“肃静”、“回避”虎头牌一对,厅内厅外柱上悬有红底金字瓦形木雕对联。堂屋前东西各竖石碑一通,屋内设有先祖灵位,神龛高3米,宽2.5米,神龛神主都有透雕暖阁。龛前有供桌长2.5米,宽1米,高0.8米,桌上有锡制香案及蜡台。东边山墙悬有“敦亲睦族”匾额(卫氏家族较大,但较显赫者为老六门之长卫圣言之后,当时百亩以下小农户的皇粮由大户缴纳,故合族立下此匾)。西边山墙有 “厚德遐龄”匾额(“破四旧”时被毁)。
卫氏南祠是民房改建。该房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光绪年间卫氏复“卫”,因北祠在卫氏家族中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保留该祠的同时,于民国5年(1916年)改建南祠。南祠门上悬有“卫族祠堂”匾额,
供奉的同样是卫氏先祖,
仅有“卫”、“魏”之别。
卫氏族人回忆,南祠前厅东、西墙绘有直径约2米的圆形壁画,
东边龙、西边虎。
院内东西各有耳房,耳房南墙是砖雕图,
东边是松、鹤、鹿、寿星,
西边是独角镇山兽及竹子。堂屋内有与北祠相同的神龛、供桌及神主。
东西两山墙绘有壁画,东边是二十四孝图,西边悬挂布制宗轴。堂屋前房檐下东西各竖石碑一通,东边碑述改“魏”复“卫”事,西边碑述建祠事项。后院有厢房。
【典故轶事】
1:卫青七战七捷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或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将军有功,封平陵侯、岸头侯。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夏,数万骑兵攻代郡,杀太守共友,掳掠千余人。同年秋季入雁门,杀掠千余人。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又使各三万骑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朝廷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命令卫尉苏建做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当骑将军,代国之相李蔡当轻车将军,他们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出兵;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他们全都去攻打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大兵,以为汉朝军队不能到达这里,便喝起酒来。晚上,汉军来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逃跑,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个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几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汉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汉书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卫青为大将军两次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灭匈奴军过万。二月,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张骞随从大将军出征,获封张骞为博望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此战独自领八百骑出击,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和国相,斩单于的祖父等2028人,封冠军侯。大将军赏千金不益封。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先选精兵攻击单于主力,卫青打击左贤王。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而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却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打在人们的脸上,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汉军又命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单于。单于看到汉朝军队很多,而且战士和战马还很强大,若是交战,对匈奴不利。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这时,天已黄昏,汉朝军队和匈奴人相互扭打,杀伤人数大致相同。汉军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虏,说单于在天未黑时已离去,于是汉军派出轻骑兵连夜追击,大将军的军队也跟随其后。匈奴的兵士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时,汉军已行走二百余里,未追到单于,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到达了窴颜山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汉军留住一日而回,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归来。大军回营时才遇到迷路失期未来支援的李广赵食其部。
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而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14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汉军士兵、马匹损失十几万,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于是倾尽库藏钱和赋税收入仍不足以供给战士的费用。汉武帝设置武功爵,以筹集军费。
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
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经两次益封,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和三万户的不同记载。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卫青薨后,汉武帝因文武名臣欲尽下求贤诏。
2:看杀卫玠
卫玠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潘安齐名的一大美男子。卫玠是西晋的玄学家,也是美男子一枚,据悉卫玠的美貌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传闻卫玠五岁出行的时候,就已经引得人人前来围观,当时有人这样夸赞卫玠的长相,说他就像是用玉雕出来的人一样,因为人们又称呼卫玠为“璧人”。
然而这样的美貌也给卫玠带来了不少的烦恼,渐渐长大的他也出落的更加的俊俏不凡了,但是卫玠的身体却不怎么好,老是生病。然而卫玠每次出行都会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他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从人群中挤出来。卫玠常常因此而忧心忡忡。
久而久之,卫玠的身子骨越来越不好,最终卧病在床,久病无医,最终年纪轻轻就病死了。民间故而有了这样的传闻,称卫玠是被人们围观看死的,于是就有了“看杀卫玠”这样的说法。
3:卫瓘抚床
卫瓘扶床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典故,其寓意为臣子通过含蓄巧妙的进谏,记载于《晋书·卫瓘传》,卫瓘委婉进谏,却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
卫瓘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期重臣,除去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外,卫瓘还是西晋着名书法家,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西晋时期,最为荒谬的皇子继承要数西晋建国皇帝司马炎的痴傻太子了,当时司马炎因其皇后对太子司马衷过分溺爱,执意将皇位传于司马衷,导致朝堂震惊,群臣敢怒不敢言。虽然当时司马衷的愚钝实在难当大任,但司马炎心里筹划着,纵使自己的儿子根本不懂政务,但他相信满朝的文武百官肯定能辅助司马衷,这江山也是可以坐稳的,于是不改初衷。
某次大宴群臣后,司马衷的老师卫瓘对其痴傻太子的程度心中自是有数,一个能面对灾民饿殍遍野的情形竟能发出“何不食肉粥”的惊世之语的人,怎么成为万民之主,心中愤懑之际,酒过三巡,忍不住借着酒醉想劝武帝,但又不敢直言,于是蹒跚着上至高台,伸手触摸龙椅,然后叹息一声:“可惜了这把好椅子。”武帝当然知道卫瓘这么说是忠心,不忍怪罪,只说了句卿醉了,让其下去休息。不料此事传出后,以狠毒着称的太子妃贾南风,因此心怀恨意,怒杀卫瓘。
4:成语故事—— 玩物丧志
公元前668年,这时中国历史已经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各个诸侯国纷起争雄,弱肉强食,齐桓公重用管仲,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奠定了霸业。
而此时的卫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在经历了州吁、宣公、惠公、黔牟数十年的国政动荡之后,卫国元气大伤,当年康叔、武公的辉煌早已成为可望不可即的遥远的背影。就在这时,一代荒唐国君卫懿公登上了卫国的历史舞台。
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第十七位君主,他平生最大的爱好,既不是权术,又不是酒色,更不是治国,而是养鹤。他为了养鹤建造了专门的宫苑,整天与鹤为伴,他非常喜欢鹤的卓尔不群的外表和高傲优雅的姿态,以至于如痴如醉,卫国从上到下的大事小事全被他抛到了脑后。他还让鹤乘坐高级豪华的车子,比朝中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鹤乘坐的车驾在大街上通过时,所有路人都必须恭敬地闪避一旁。为了养鹤,卫国每年都要耗费大量资财,百姓们无形中加重了负担,无不怨声载道。由于卫懿公荒废国事,大臣们的奏章如泥牛入海,许多国际国内事务得不到及时处理,渐渐也引发了大臣们的强烈不满。而卫懿公沉溺于玩鹤,对现实形势不管不顾,早就失去了复兴卫国的宏大志向了。
很快,卫国的灾难就降临了。公元前659年,山西陕西一带的狄部落抓住卫国困顿衰弱的机会发兵侵卫。卫懿公得到奏报之后马上慌了神,他下令军队前去抵抗,可是将士们都气愤地说:“既然鹤能享受比我们高的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卫懿公没有办法,只好亲自督率倾国之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无战心,结果卫国军队很快被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连卫懿公也命丧沙场。卫国灭亡了,朝歌作为国都的历史就此告终了,后来若不是齐国、宋国出兵援助,保住了卫国仅存的七百多人,卫国真的要亡国灭种了。
后世人们不能忘记卫懿公玩鹤亡国的教训,就把他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古人有诗云:“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正是对卫懿公一针见血的讽刺。
【家训格言】
《卫氏家训》
云峰公训子孙俚言
耕读为业,勤俭持家。谨慎门户,小心火烛。出入历帐,务要清白;内外庭除,更宜整洁。和好兄弟,尊敬长上。用节有度,一生可得温饱;银钱浪费,半世难免饥寒。衣服宜朴,祭祀宜诚。嫁娶视财产厚薄,婚丧称家道有无。男女有别,帏薄当修。奴仆不可靠管内事,妻妾不可使理外务。衙门不可近,近衙者破产;官职不可捐,捐官者速贫。小人宜远,须防其讹诈;正人宜亲,终赖其庇护。本金莫放,亏贷则结冤孽;请会莫上,坑骗则成仇敌。吃斋念佛,固是邪教;结党呼朋,亦干法纲。邪书不可存,急焚以火;妖人不可语,速避其锋。莫谈国家休咎,漫道邻里短长。冤可解,不可结;贼宜放,不宜拿。阴私不可攻讦,暗箭不可施放。为子尽孝,何用烧香千里;为臣尽忠,盛造浮图七级。建庙盖堂,恐遭闲人聚讼,铺路修桥,现得行人方便。远方募化之谱,切忌书名;来历不明之人,甚勿雇觅。
勿唆人词讼,勿谋人财产,勿坏人婚姻,勿淫人妻女,勿替人借债,勿随人当社。须敬礼正神,爱惜字纸。粮草早完,究章莫犯。户族最宜亲洽,亲戚不可共财。大小场屋,切勿作弊,以累身家;好歹娼妓,更勿滥淫,以败名节。
莫骑走马,莫驾飞车,莫浴深渊,莫坐危崖,莫狎优人,莫比顽童,莫贪女色,莫娶耍妾,莫结仕宦姻亲,莫将佣雇挞骂。存心只要公平,待人不妨宽绰。性情不可过刚,面子不可太软。生事即有事,避事即无事。吃酒赌钱,不算男子;欺寡凌弱,岂是丈夫!惜老怜品,不害为仁人;济世救人,何愧为义士!好名不足取,近世所难;强施不为善,犹胜作恶。
总之,惟炼受益,惟恕可行。休笑人短,靡矜己长。进步不如退步,吃亏终是便宜。愿尔等日朔读之,庶几知警省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