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氏渊源

name origin

  綦(qí)姓,中华姓氏之一,属罕见姓氏。“綦”,在甲骨文里,上部的“其”声旁,下部是“丝”,指古人系鞋的带子,而用在祭祀等重典上则表示庄重。《礼记·内则》曰:“履,著綦,”意即戴上裹腿,系上鞋带。綦,还有苍青色的含义,《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卿乐我员”綦巾,即“苍艾色女服也。”另外,《荀子·王霸》:“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里的“綦”,又是“极”的意思了。今人写信时还有“言之綦详”、“念子綦切”的用法,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綦姓源于姬姓,属因功赐姓为氏。另一只綦姓属鲜卑汉化改姓。綦姓现今人口约三万,排在五百五十五位。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姬霖:帝喾后裔。公元前202年,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做了皇帝。姬霖因拿贼寇有功,颇得刘邦赏识便被封为齐郡济南大夫,封地为当时的家南直郡,即今天山东济南历城地区。同时被赐予綦毋的姓氏。从此,流居于河南一带姬姓族人大都迁来齐北安居,姬姓和祁连氏也统一为綦母氏。其中有一部分沿用祁连氏过往习惯,也改为綦。这段历史在《文林望世系叙》中有所记载。宋代之前,綦毋也作綦母,这一复姓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綦,姬霖便是綦姓人的得姓始祖。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出自姬姓,属因功赐姓。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帝喾姓姬名俊,是轩辕黄帝的曾孙。帝喾五十世孙姬荣受封于周武王,封地武功辖岐山(今陕西省)。秦灭韩赵魏后,晋地聚集居住的姬姓族人鉴于内地战乱频仍,便集体迁到关外祁连山下定居,遂以山“祁连”为姓氏。姬霖是姬荣的第三十五世孙,有两个儿子分别叫祁连勋、祁连猷,据说当时只有少数姬姓长者仍保留姬姓,后人大多已演变为祁连氏。秦朝末年,刘邦起兵灭秦并与项羽争鼎天下,姬霖率祁连勋、祁连猷等人投奔刘邦,随刘邦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202年,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做了皇帝。姬霖因拿贼寇有功,颇得刘邦赏识便被封为齐郡济南大夫,封地为当时的家南直郡,即今天山东济南历城地区。同时被赐予綦毋的姓氏。从此,流居于河南一带姬姓族人大都迁来齐北安居,姬姓和祁连氏也统一为綦母氏。其中有一部分沿用祁连氏过往习惯,也改为綦。这段历史在《文林望世系叙》中有所记载。宋代之前,綦毋也作綦母,这一复姓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綦,姬霖便是綦姓人的得姓始祖。

  “綦江”这一名字的由来源于姬霖之孙綦母复周。汉朝初年,四川出现叛乱,高祖刘邦召集群臣共商对策,当时,綦母勋任长安巡风,他的儿子綦母复周在济南随祖父居住,习文练武,文武韬略皆备。綦母勋就上奏皇帝,希望能让他的儿子率兵前往四川以报恩国家、建立功勋。得到皇帝准允后,复周先率领子弟家丁十几个人假装游历由济南进入四川,等完全探明了当地情况后便召集綦姓民众并得到守将协助,与官兵里应外合,将叛乱一举平定。綦江县志记载“綦母复周曾任渝汛(武官司名,相当于地方司令官)”。綦母复周在这次平息叛乱中功不可没,遂被分封在此地,重庆市綦江便因为綦氏的受封而得名;綦江县则又因綦江得名。

  源流二

  源自鲜卑族,属汉化改姓。

  出自北魏有复姓綦连氏所简改。南北朝时,北魏有綦连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綦氏。

  今重庆綦姓人最早来自济南,是鲜卑族后裔。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中华民族虽然都是炎黄子孙,但并不是哪家都是由皇帝赐姓的,据《中国姓氏辞典》记载,綦氏为历史上罕见之姓,为皇封氏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分布

  綦姓是一个不多见的姓氏,现今人口约三万,排在五百五十五位。由于历史原因,发生过几次大的历史迁徙,綦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山东、湖南、湖北、山西、和黑龙江等省份。在河南等北方地区有郡望堂号、湖南等南方地区有北海堂等。

  今山东的广饶、利津、莱州、高密、平度、昌乐、信阳,河北的泊头、章武,湖北的监利、江陵、汉川,山西的太原、大同、长治,黑龙江嫩江,辽宁的清源、朝阳,内蒙古乌海,江西宜丰,福建建宁,重庆綦江等地均有綦氏族人分布。

  具体分布

  现今綦姓分布在山东居多。在山东胶州、平度、即墨三市交汇之处,有平度沙梁村和平度万家镇大綦家村、小綦家村,全村皆姓綦,当地谚语中有“到沙梁,看旗杆”一说,盖因先前金榜题名的举子在家门立旗张扬之故。村老曰先人来自云南云云,已不可考。在山东东营市利津县,綦姓主要分布在綦家夹河村与西綦村,在崔庄、汀河等村落也有少数分布。山东高密綦家村,全村亦皆姓綦。綦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一带)。分布在辽宁省各地的也不少,其中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宝力村南楼为多。

  湖南支后人

  湖南支都以南宋綦崇礼次子歧庵后人居多,传说:綦崇礼赴广东任职途径衡阳府,衡阳知府见二公子长的十分俊俏将自己女儿许配给歧庵。育7子衡山县登山房(大房)、衡东县灵光谭房、衡南县松柏房、衡阳县长乐房、衡阳县道堤房,原来衡阳地区共有7房,走日本的时候,失去联系。至今有2房没有找到。(望失联族人联系其他房族人,合族谱)

  常德上淰村綦刘坪綦刘氏

  始祖景隆公,讳猛,仕北齐,以忠赐姓綦连氏,因以部为姓。迨南宋翰林学士綦崇礼,归台州,单以綦为姓。其后世子孙徙豫章,乃以綦刘为姓。明初,一世祖德广公,字润身,官指挥,永乐2年(1404)奉勅征蛮,由吉安郡吉水县拖船埠来常坐镇卫军,解组归田,卜居武陵之上淰村綦刘坪,子二:长永福居旧址半隐山,次永寿公分居虎踏坪,即今上綦刘者。子孙就半隐山设立宗祠,屡圮屡修,1913年又修。清光绪3年(1877)初修族谱,1937年再修。原派:继启之光大,必有名儒安。续派:鸿开祚运远,丕承家道宽,笃孝基先立,纯仁本克端,元良方作育,善德庆传观。

  桃源陬市綦氏

  始迁祖积德公,明永乐2年(1404)自江西余干徙居桃源陬市上街。至1948年,已传24代,有300人。族人分布于水田坪、老官、黄石、南湖坪等处。宗祠设在关岳庙左。

  汉寿綦氏

  始祖崇礼公,世居山东高密。宋高宗时因斥秦桧,退居台州北海。长子淡然居浙东,次子淡峻,字岐庵,居衡阳江东。五世训公,生祉、寿。祉裔居衡山、汉寿,寿裔居衡南、华容。祉裔十二世为仁,号卫南,明永乐间迁汉寿。1997年七修族谱。字派:祉善则孝思永为邦干文昌开化调元参赞之启学联芳深……。

  衡山、衡阳綦氏

  始祖崇礼公,字叔厚,翰林学士,世居山东高密县,后南渡居浙江之台州。仲子峻公,字岐庵,入赘衡尹,遂家衡阳江东岸。歧庵公八世孙智,字模通,明永乐9年(1411)由西北三乡徙居衡山。至1948年,已传29代,两邑共万余人。宗祠设衡阳。派语:(自二十三世始)高密建谋猷,衡湘群英冠,诗书振芳声,辅弼昭简翰,道积庆有余,功懋名自焕,万世长滋培,繁衍雄楚汉。

  华容蔡田铺綦氏

  始祖崇礼公,字叔厚,宋翰林学士,山东高密县人。次子歧庵(华容支后人属于北海堂登山房)南宋定居湖南衡阳。十二传至清操,名为德,明成化年间任九溪卫运粮百总,因押运官粮失误,于正德初年避居华容蔡田垸蔡田铺附近建基创业,后名綦家台。华容支以清操为一世。子孙居鳌山坡、沙流河等地。旧派:(自十九世始)大玉邦家光,鸿才迪先德,……。后统一用衡州綦氏派语,从“德”字后接“湘”字。

  山东烟台綦氏

  莱州市有一綦家村全村基本綦姓

  莱州市城子埠村大部分姓綦 《綦姓氏族》一书中录有《山东胶东莱州城子埠綦氏宗乘选》

  莱州市有一官家村全村大部分姓綦

  山东青岛綦氏

  山东青岛 平度市新河镇有綦家村南村镇沙梁村 九甲村全村85%綦姓

  山东青岛 平度市万家镇有大綦家村、小綦家村 两村95%綦姓

  山东青岛 城阳区赵哥庄村该村东大部分都姓綦

  山东青岛平度市 白沙河街道綦家营村 该村大部分都姓綦

  山东东营綦氏

  山东东营市利津县綦家夹河村 该村大部分都姓綦

  山东东营市利津县西綦村 该村大部分都姓綦

  山东高密綦氏

  山东高密夏庄镇有綦家村,该村基本全村姓綦

  湖北省浠水县綦氏

  湖北浠水县清泉镇有綦湖,附近均为綦姓,另有綦家村,基本姓綦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义兴郡: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北宋避太宗(原名赵匡义,后改名为光义,即位后又改后炅)讳改宜兴。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省宜兴、溧阳,隋废。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一带)。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堂号

  光裕堂:山东平度县沙梁。

  北海堂:湖南浙江大部分地区。

  郡望堂:河南大部。

  字辈

  湖北武汉市綦氏字辈:广国隆吉玉 进有宗君福 廷明兴宏德 建作应多笃

  湖北宜昌市綦氏字辈:鸿裕煜志玉涵柳云功岐泽树大芝瑞清远日良贞江东欣棠奕连梓登正昌汉柏和胜美两林敬成章永标灼増锡源本耀基铭滋荣旺嘉镇泰兴炤华廷海桂炽斯旦波材熙安龙达茂升秀色润李晖建忠

  湖北襄樊市綦氏字辈:文现殿学希忠超

  湖北荆州市綦氏字辈:广国隆吉玉进有宗军福廷明兴宏德建作应多笃明宗有克福丙成济世传天仁纯笃贯富贵运通连耿杰连清华灿耀万世禄勋显永占威浩昂崇景璞

  湖北恩施州綦氏字辈:洪玉明永传

  湖北黄冈市綦氏字辈:乃炳城钟汝桂焕嘉传永韶仙翟沛真佳升

  湖北孝感市綦氏字辈:绍承衍世长法正联同德

  湖北十堰市綦氏字辈:永怀继宗志绍承衍世长法正联同德绪乃兆延祥

  湖北咸宁市綦氏字辈:永怀继宗志绍承衍世长法正联同德绪乃兆延祥

  湖北黄石市綦氏字辈:文芳山斗仲恩遇太平时忠孝传家法心源肇夲支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廉平隆誉;

  贡举名家。

  ——佚名撰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北海人綦崇礼之祖父及父亲二世均中明经进士,为北海名家。下联典指南宋人綦鍪(Móu 音谋),以廉平恺悌得民心,及去,民立像祀之。

  七言通用联

  贡举起名家之誉;

  廉平贻尸祝之隆。

  ——佚名撰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北海人綦崇礼,字叔厚,少年时就聪明异常,十岁为人作墓志铭。北宋重和年间进士,南宋高宗时历宫中书舍人、漳州及明州知州、翰林学士。所撰写的诏书达数百篇,言简意明;廉洁寡欲,只潜心于词章;又通晓音律。后官至绍兴知府。著有《北海集》。下联典指南宋人綦鍪,端平年间官休宁知县,廉洁、公平,深得民心。离开那里后,百姓塑像来祭祀他。“尸祝”,为古代祭祀时任尸和祝(主持)的人。


  【祠堂古迹】

  华容綦氏宗祠

  华容綦氏宗祠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清明时节雨纷纷,祭祖风雨无所惧。2016年4月3日春意盎然,风清雨润。綦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华容綦家门万庾苍台《綦氏宗祠》落成典礼暨2016清明大会。

  参会人员有华容綦氏宗亲,有常德汉寿綦氏贵宾团,有衡阳綦氏贵宾团、还有远道而来的綦氏宗亲。大家兴高采烈,热热闹闹庆祝《綦氏宗祠》落成典礼;大家缅怀祖先、清明祭祖,参加2016清明大会。

  綦家门《綦氏宗祠》,满门鲜花,彩旗招展,气彩门、横幅、指示牌,显示出正式、气派,热闹非凡,共同庆祝这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綦家盛会。

193907_1551785947406.jpg

  【典故轶事】

  綦氏家族:世代恪守齐家报国

  在东营市广饶县,有一个特别的村庄叫綦家庄,也就是现广饶经济开发区綦许村。这里曾经世代居住着一个稀有姓氏的家族——綦氏家族,元朝初年,綦家庄走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綦公直。他曾为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王朝、统一中国、镇压西部部族反叛、建立和巩固军事封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綦公直很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加封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从二品)等职。目前,在东营仍然能找到綦公直的直系后人,他们分布在利津县、广饶县等地。

  綦公直其人

  据《元史》记载,綦公直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元代益都府安乐县,今广饶县乐安街道綦许村)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二十岁参加行伍,后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掌管城壁、楼橹、战舰等守御器具。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为益都劝农官。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

  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招讨司事,大败宋军,建立军功,旋被召入都,加封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金虎符,领侍卫亲军。随后平伯延伯答罕、秃忽鲁叛乱。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被召赴上都(今内蒙古开平),授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尉使,镇守别矢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诸王海都叛变,进攻别矢八里,綦公直随伯彦丞相战叛军于洪水山,将叛军击败。在追击败军时,因孤军深入,援军不至,綦公直与妻子陷死在叛军中,后葬于故里祖莹。

  綦公直有子女七人,四南三女。长子綦太,元世祖忽必烈曾拟其袭万户职。綦公直乘机陈述说:“綦太年幼,未娴熟军旅之事。我父在家年老,无人奉养,请以綦太为乐安县令。”于是,忽必烈悯其孝、嘉其忠,授綦太为武孝尉,充乐安县令,祖父在世,不换他职。二子綦晋从敌营逃回后,被授予定远大将军,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不久改授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炮手军匠万户。复又因讨衢州(今浙江衢县)山贼有功,加封诏勇大将军,后袭了万户之职,佩金虎符。

  边关大帅的侠骨柔情

  虽是铁血的边疆大帅,出身农家的綦公直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却颇具儒将之风。他体恤爱民,所到之处民心所向。在驻守别矢八里时,他曾向元帝陈述:“父丧五年,愿葬以行。”经元帝允许,綦公直回家葬父。路经济南时,他用朝廷所赐钱物,替乐安全县军民代纳了两年的酒课税、河泊课税,共计花费元宝楮币5000余缗。

  綦公直在任五洲(现临沂至烟威一段黄海沿岸)都城池所千户时,到任后,实行屯垦戍边,废除干扰百姓的苛捐杂税,使生产得以发展。当地发现有猛虎为害。綦公直亲带弓箭,深入荒野荆棘丛中,射死猛虎,为民除害,名噪一时。

  綦公直奉召征讨南宋,他在陕州青草滩一带(今湖北宜昌一带)驻军期间,体谅民众之苦,打击豪强,扶持贫民,主张节俭,反对贪官污吏,注重恢复发展生产,轻刑薄税,对俘兵降将能恩威并施,知人善任,赏罚严明。经常告诫地方官吏,为官要做到“清、慎、勤”三字。使战乱地区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不少因战乱离乡背井者,先后纷纷回乡重建家园。綦公直的名声远播,不少地方为他竖建了“德政碑”。这些措施的实行,也为元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在綦公直离去南征时,吉水、赣江等地发生叛乱,元军前往剿抚。反叛者扬言:“还我綦招讨来,我们自不反。”可见他在当地的德义之重。

  元军攻占隆兴不久,在召开的庆功宴会上,綦公直献诗一首:“历来官者与黎民,原是手足一体亲。即以脂膏供我禄,须知痛痒记吾身。今日痛饮一杯酒,但愿化作十分春。”一时听者无不感动,綦公直名声远播,旌旗所指,大都望风归附。

  其子后再无武将

  如今,在广饶县綦公直家乡周边,依旧流传着不少关于綦公直的传说。但要说到人们对綦公直的印象,则多以恢弘的綦公直“元帅墓”为盛。新中国建立之初,綦公直墓前尚有石人、石虎、石羊、雕龙碑、石案等文物。

  其恢弘气势,在一些照片上尚能一探究竟,据当地人介绍,当年,綦公直力战被擒,被叛军斩杀,死后尸体“缺一臂,无首。”归葬祖茔时,因尸身不全,朝廷体恤其功高,补以“金头、玉臂”。出殡当时,“灵棚百余丈,从头不见尾。”可见当时情景之盛。据传,其坟墓所用青石从青藏高原运来,“不沾露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人仍拿綦公直墓前的石案当做预报天气的工具,“只要看到石案下部有如同被水湿润的痕迹,第二天必定阴天下雨。”当地人回忆。墓碑高达3米多,墓前石人也近3米,石虎等石刻重达几顿。可见当时綦家家事之盛。但现墓已不复存在,目前文物,也在文革中被毁。

  綦公直后,长子綦太做过多年乐安县令,是乐安县四贤令之一,最后做了宁海州知州。次子綦晋袭綦公直爵位。但从此家族中再无声名显赫的武将。留在家乡的綦氏后人在元末避战乱从乐安(现广饶)迁至利津,世代繁衍。到了清末,因黄河水泛滥,一户綦姓人家綦秀莹复从利津回迁至广饶綦家庄。当地政府了解到其为綦公直后人,就把綦公直墓地所在的土地划给他耕种,以此维持生计的同时,守护祖上坟墓。

  綦公直及其子綦晋之后,綦家就再无边关大将编入史册,民国时期,利津县綦氏后人綦季华曾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摄主席,主事曲阜。在当地也是体恤民情,颇有功绩。

  齐家治国爱民的綦氏家风

  现在在广饶司家庄的綦氏家族还有20余人,在族长綦梅林家中还保存着完整的綦家家谱,据其介绍,在东营,綦姓后人以利津县最多,分布在县内的夹河、崔庄、汀河等村落。

  “我们是100多年前从利津县崔庄搬迁回来的,现在,在其他地方的綦姓人都管我们叫老家的人。现在广饶的綦姓只有我们这一支了,居住在司家庄,原来的綦家庄,现在的綦许村已经没有綦姓人了。”綦梅林告诉记者。先祖的事迹,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但是,爱国、爱民、齐家的家风却是一直传承至今。

  “族谱保存完好,上面还附带了很多图片资料,我父亲传给了我,我也会把家谱传给后人,广饶县还曾经来查阅过我们的家谱。”言语间,綦梅林为有一位威震天下的“元帅祖上”感到自豪。綦公直时,为保卫国家统一,献出了夫妻二人的生命,其次子被擒,年轻的第五子力战身死。可谓一门忠烈。

  在綦氏家谱上,记者看到了綦姓人的爱国情怀,“把众人的成功集中起来,就是整个氏族的成功,氏族的成功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綦氏族谱上,武将风也逐渐被之后的文人风所取代,“作为綦氏后人,首先是要自立自强、团结邻里,再者,则是把家族传承下来的齐家爱国的良好品德传承给下一代。”綦梅林告诉记者,綦氏组人颠沛流离几百年,鬼使神差,他这一支重新回到祖籍,不论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祖辈有意的安排,他都会守护祖上的品德。


家风家训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綦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